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一百一十章

  “夫人, 夫人——”

  “来人啊!”

  “怎么办怎么办?如何是好?”

  不一会儿城门破了的事情就传遍了整座府邸,府内从京城来的丫鬟管事们下意识地往正院,也就是侯爷和夫人的住所急奔。在边城这边聘的则有些跟着前往, 有些却找了个地方躲避。还有那心术不正的瞧着旁人慌乱奔逃, 又见四下无人,竟然收拾出一包裹财物来, 想要从后门偷偷溜走。

  不过都被守候在此的侍卫、家丁们一一抓拿了,只有零星两个想着法儿避开了各处门户, 逃脱了去。

  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而此时, 曾淑已经从这丫鬟带来的惊人消息中冷静了下来,她深知只吩咐侍卫守着门是不够的,府内也不能毫无准备。

  所以她先是让春桐看好两个孩子, 把他们带到里间安置起来。然后再让人到各处通知, 那些没来的家丁、丫鬟、婆子们统统让她们过来此处。

  她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也深知人若是分散了, 很容易就被逐个击破,唯有聚在一处,才有几分可能。

  “夫人,”晴雁神情凝重地快步进来,对曾淑道:“外头人都齐了,正等着您的吩咐呢,不过大伙儿心里头都慌得厉害。此外,侍卫们还派了人来传话,说外头已经开始有人撞门了。”

  “不但有进了城的辽人, 还有原本城内一些游手好闲、别有用心的。”

  “还有城里的人?!”侍书大惊。

  “是啊,”晴雁苦笑道:“估计是看咱们将军府富贵,打着进来抢夺一番的主意, 毕竟府里的东西样样金贵,只稍抢个三五件,他们就一辈子受用不尽了。”

  “夫人,现在如何是好?”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曾淑也是无奈,“如今守卫那边情形如何了?”

  晴雁苦恼道:“侍卫头领说对方有一百多号人,而且其中还有五六十个勇猛的辽人将士,而府里的侍卫们虽然也有五十多个,但要分散到各处,毕竟咱们府里也不止一处门。”

  “更何况对方后头恐怕还有人,所以此消彼长之下。”

  “恐怕,恐怕是守不住的。”

  说出了这般能把人吓一跳的话后,晴雁又压低了声音道:“夫人您得早做打算啊,不如让他们护送您和小主子们冲出去?”

  曾淑疑问:“让侍卫们护送我们冲出去?他们有把握吗?”

  “有的,夫人,”晴雁道:“侍卫们都是侯爷麾下的精锐,有好些还跟着侯爷上过战场,把您和小主子们安然护送出去是有很大可能的。”

  这主意让人有几分心动,但曾淑想了想,还是摇头,“不妥。”

  她望着不远处的天空,那里有越来越大的浓雾正冉冉升起,更伴随着隐约传来的凄厉尖叫以及哭喊声。这种声音只稍一入耳便能想到那边正在发生的,是何等凄惨的情景。

  她低喃道:“冲出去,但又能冲到哪儿去呢?”

  “如今外头的情形如何我们并不清楚,说是城门破了,敌人冲了进来,但为何围在我们门口的却只得五十多人呢?”

  侍书醒悟,“对啊,夫人说得有理,若真是守城失败了,来的怎么着也不止这五六十人啊。”

  晴雁迟疑道:“那夫人您的意思是?”

  曾淑:“我的意思是留在屋内。”

  她和两人商议了几句,然后就扶着侍书的手走了出去,对院子里惶恐不安的众人道:“都莫慌,外头只有几十个人,如今都被侍卫们挡住了,有那些侍卫在,他们是没那么轻易进来的。”

  曾淑环视一圈,高声道:“况且发生了这样的事,侯爷很快就回来了,他一回来外头的人就不足为惧。”

  是啊,还有侯爷呢!

  如无头苍蝇般站了满院子的人顿时眼前一亮,有夫人和少爷姑娘们在,侯爷定不会不管的,就是外头的那些将军们,也不敢让夫人他们出事啊。

  不然又如何和侯爷交代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这些人顿时就是精神大振,虽然还是有些不安和惶恐,但却都有了盼头。当即就有一个胆大又机灵的上前一步,对曾淑道:“夫人,有您这话,我们也就放心了。”

  “那下面要如何行事,还请您吩咐。”她拍着胸脯道:“我等定会尽心尽力,保护好您和少爷姑娘们的!”

  “很好。”

  曾淑看着她欣慰地说道:“元大娘你的忠心,我和侯爷都会记在心上的,眼下还真的有一项差事要吩咐你。如今府内分不出人手去外头求援,时间上也来不及了,所以我打算就在府内告诉其他的将军们。”

  “咱们傅将军府需要支援。”

  元大娘听得一知半解,不由得问道:“夫人,那,那要怎么告诉啊?”她想来想去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法子可以不出府就告诉外头的人傅将军府有难了,让他们感觉地派人来。

  难不成夫人有法子?

  曾淑的确是有办法,她道:“元大娘,这件事就摆脱给你了,你现在找两个人,然后去后院把柴房给烧了!”

  “烧,烧了?!”

  元大娘大惊,“夫人,怎么就要烧屋子了呢?”

  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屋子说烧就烧,虽然不是自己的,但元大娘也是心疼之极,半响没反应过来。

  曾淑看着她这幅模样,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她解释道:“柴房堆的都是柴,有干有湿,一旦烧起来便能形成滚滚浓烟。这样外头的人也就知道咱们这出事了,他们就会派人过来。”

  众人恍然大悟。

  一个平时爱听故事的小丫鬟忍不住问道:“夫人,这是不是就是那什么,那什么狼烟?!”

  “对!”曾淑道:“柴房临着下人房,即使烧着了那一时半会儿的也烧不到咱们这儿来,所以不用怕。等人来了咱们再把火扑灭,也就没事了。”

  元大娘听完曾淑的话后,连连点头,高兴道:“夫人您就放心吧,我这就找几个胆大的去,一定不会误了您的事。”

  说完她就拉了平日里相熟的两个人,就要转身离去。

  但曾淑叫住了她,并对晴雁使了个眼色。

  晴雁顿时上前一步,轻咳了两声道:“元大娘,夫人向来奖赏分明。听说你女儿就要出嫁了?这是夫人赏你的二十两银子,你拿着吧,够给你的女儿办一副体面的嫁妆了。”

  “至于你们愿意跟去的,夫人也给十五两赏银。”

  元大娘大喜,她只是将军府的帮工,不是那些卖身的奴婢,所以近身伺候的事是轮不上她的,如此一来月钱自然就不高。

  这么些年下来也就攒了二十多两罢了,如今夫人竟给了二十两的赏银,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她当即谢恩,乐不可支地道:“夫人您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们几个吧,保准把火烧得旺旺的!”

  “对!”

  “夫人您放心吧,烧火这活我最拿手了!”其他两人也是惊喜连连。

  有了赏银,许多人的心思就都活络了起来。

  ……

  喊杀声四起。

  城内的人都能发现敌人闯了进来,守在城墙和城门附近的将士们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事实上他们是最先发现的。

  “报!”

  一个浑身血迹衣裳破烂,面目痛苦得狰狞的小将骑马穿过了长长的街道,跌跌撞撞地跑上了城墙,冲那些将军们大喊道:“将军,有人打开了东城门!”

  “什么?!”

  曹小将军脸色大变,冲过去就抓着那小将的衣襟,大声问道:“怎会如此?如今情形如何?!守门的将士呢?都死了吗?!”

  小将咳了几声,断断续续地把事情说了明白。

  原来,自从兵临城下之后,城内的将士们都严阵以待,依照着上头的吩咐驻守在各处。

  守城他们是做熟了的。

  虽然外面喊杀声不断,但城内还算安稳,并且有条不紊。城墙上滚木没有了,就使唤力士们抬上去,烧热油的柴火不够了,马上就让人去拉。若是不慎被爬上城墙的敌人砍伤,那就赶紧的退下来找大夫包扎……

  原本应该和以往一样,他们齐心协力地坚守,然后待对方精疲力尽或者萌生退意的时候,再派精锐的将士们冲出去……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像东西两座城门这般要紧的地方,早就派了人时刻不停地看守着,务必不能让对方破门而入。

  可谁知……

  “将军,那欧老三,欧老三他叛了!”

  那小将面红耳赤激动地说道:“他趁着今日驻守东城门的机会,领着几个武艺高强的辽人,杀了我们好多弟兄。”

  “他们里应外合,把城门打开了!”

  曹小将军听得此话,只觉得耳边嗡鸣不断,喉中更是一阵腥甜,险些就要气吐了血。他们曹家从父亲起,就一直在边城,其父曹将军曾经是边城的最高守将,而他和几个兄弟生于此、长于此。

  其余兄弟都先后战死了,如今只剩下他一人。

  父亲常说,曹家是边城人。

  所以在听到边城告急的时候,远在京城的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向陛下请战。但没想到,他们在前方守得千辛万苦,但后头却有人吃里扒外?

  他恨不得把人生吃了!

  作者有话要说:困到恍惚……

  但总算写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版本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