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八十九章

  本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京城的官若是外放,则会升半品或者一品。曾老太爷卡在五品多年,一直都没有立下足够的功劳升至四品。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他外放, 再加上打点得妥当,那很可能会升至四品,做个知府老爷。

  老太爷和大老爷父子俩很显然就是抱着这样的打算,所以在老太太告诉曾淑这事的同时,他们也和傅永宁低声商议了起来。

  曾大老爷声音不大地问道:“贤婿啊, 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如今老二在江南做知县, 他说江南是个好地方啊。”

  江南自古就是好地方。

  不但繁华,而且出政绩也快, 曾老太爷虽然一把年纪了, 但也还有几分置气, 不想去个偏僻的地方浑浑噩噩等着致仕。

  傅永宁大刀阔马地坐在曾家父子的对面,听到这话后他道:“江南?”他的视线放在了曾老太爷身上, 然后摇了摇头道:“江南如今并不是一个好去处,您还是另择它处吧。”

  “这是为何?”

  曾大老爷不解道。

  曾老太爷也很是疑惑, 问道:“此话何解?”

  傅永宁道:“江南的那桩贪墨案, 已经呈到了陛下的案前, 二老想必对此已有所耳闻,陛下私底下让几位皇子共同督查此案,势必要水落石出。”

  这个事情曾家父子自然是知道的, 纷纷点头,曾老太爷还道:“正是因为如此, 江南官场才会出现空缺啊。”言下之意他也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按照以往的情况,他这样的是不会分到江南这等油水充足之地去的。

  也就那边官员后面会大批落马, 他才会有此机会。

  本来他们父子两个还考虑过一块儿去的,但想了想还是决定留一人在京城,也好有个照应,曾大老爷也是这般想的。

  于是父子二人等待着他的解释。

  傅永宁看着发须斑白的曾老太爷道:“不知您可曾留意,如今朝中重臣纷纷上书请立太子?而江南的赋税乃重中之重,于诸皇子而言,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不管江南空出多少好位置来,都不会流落在外。”

  这个道理,曾家父子自然是懂得的。他们正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打了这样的主意,为的就是傅永宁能够插手相助。

  以他的身份,以及背后隐隐的大皇子,谋一个缺还是不难的。

  但是现在看来……

  曾大老爷看向父亲,有些欲言又止。

  于是三个人静默了下来,曾家父子眼神交汇不停,而傅永宁则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后很快就放下了,眼睛四处看着,有些百无聊赖的模样。

  终于,过了一会儿曾大老爷看着傅永宁,用略有些讨好的语气道:“贤婿啊,你岳祖父还是打定了主意要外放。”

  曾老太爷点点头道:“不错。”

  曾大老爷又问:“那既然江南不合适,不知贤婿你有没有什么主意呢?这主要是父亲年纪大了,太过荒凉的地方,怕是吃不消啊。”

  傅永宁一张口,就想说北面的某个州府,但一想对方的年纪,于是山东某地的一个大州府。

  ……

  听到了祖母在说些什么的曾淑,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江南某地知府?祖父若是去了,怕是不妥吧。他老人家此前一直在京城带着,对地方上的事情不太熟。”

  “祖母您还记得吗?”

  “之前二叔刚去的时候,有一阵日子很是艰难。他回来的时候还说起过,说是地方上的关系复杂得很,盘根错节。并且手底下的人也不听从吩咐,那些祖祖辈辈都是小吏的家伙,遇事就知道推诿。”

  “让他一阵好气。”

  “祖父没经历过这些,贸贸然前去,怕是不妥吧?”

  而且祖母说的什么‘攒些家底’,这话听得曾淑一阵心惊,她忍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没忍住旁敲侧击地问道:“祖母,如今家里的境况可好些了?”

  邹氏:“好些了,这些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对了,以前在信里说这事不太方便,如今你回来了,也应该和你说上一声。”她笑眯眯地道:“今年年初,你二叔二嫂回来了一趟,我们啊,把家给分了。”

  曾淑:“……分,分家?”

  这完全出乎了曾淑的意料,世人讲究父母在不分家,怎么,怎么这时候把家给分了呢?而且祖母是继室,二叔虽然是嫡子,但也只是嫡次子,在这个七成家业都会被分给嫡长子的时代里,祖母和二叔分不了多少的。

  这,这不是欺负人嘛!

  曾淑大惊,脱口而出,“不行!我爹娘怎么可以这么做呢?”她猛地站了起来,“不行,我得去找祖父……”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让祖母和二叔只得少少的三成,依照曾家的家底,以后祖母岂不是连养身子的燕窝都吃不起了?

  曾淑完全没有考虑过祖母晚年由爹娘奉养的事,因为很久以前邹氏就说了等老太爷去了,她会和曾淑的二叔一起过。至于曾淑的爹娘,初一十五以及年节的时候过去请安,每年给一些孝敬就行了。

  既然是这样,那等祖父去了再分也不迟啊!

  邹氏看着她这幅紧张的样子,和旁边的徐嬷嬷对视一眼,欣慰地笑了起来,她冲曾淑道:“快坐下,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我们只是分了曾家的家业,你爹四,你二叔三。”

  “另有三成我和你祖父拿着,等我们百年之后再给你爹。”

  当然,邹氏没有说的是,比曾家家业丰厚许多的她的嫁妆以及这些年用嫁妆置办下的东西并没有分。因为这是妇人的私产,是不用按规矩分的。事实上按照规矩,这些东西只会留给她自己亲生的子女。

  如果没有,则大部分都要归还娘家。

  当然,如今她既然有子女,那等她百年之后还是要分的,但怎么分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分家这件事邹氏想了几十年,岂会让自己吃了亏去?

  邹氏低垂下头,也正是因为这次分家,那老货才深刻意识到曾家家业竟然如此之少,也因此才产生了外放的主意。

  想要为子孙多攒些家底。

  闻言曾淑松了口气,再度坐了下来。

  “既然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不过,祖母,”她郑重道:“我也会给您养老的,将来不管您喜欢住哪儿,我都会时常去看您。”

  邹氏听罢笑得眯起了眼睛,“好孩子,你过好自己的日子,祖母就开心了。以后的事啊,有你二叔二婶呢。再不济也有你的兄弟们,哪有让出嫁的女儿供养的道理,他们的脊梁骨还要不要了?”

  曾淑却是不在乎,“不让人知道也就是了,外头的人还管着咱们家吃什么,喝什么啊?”

  “你这孩子。”邹氏开心地笑了起来。

  ……

  从曾家回来过了几日,曾淑又见到了大皇子妃魏氏,这次魏氏请她进来是想和她说上次的事的。不过上次的那件事既然没有大张旗鼓,那这回也很是低调,除了曾淑之外魏氏还请了永安侯夫人颜恬恬。

  只不过曾淑比她早了半个时辰入宫。

  魏氏今日显得沉闷了许多,她看到曾淑进来之后嘴角上扬,扯出了一个笑容,然后不是很精神地道:“你来了,快坐吧,想要喝什么茶让她们给你倒。”

  曾淑给她行了一礼,然后依言坐了下来。

  “殿下您的脸色不太好,”曾淑看着坐在椅子上无精打采,脸色苍白并且有些疲倦的魏氏道:“可是生病了?”

  魏氏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这么明显吗?”她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状态不太好,所以曾淑来之前她已经补过粉,也涂了胭脂了,但没想到还是被一眼就看了出来。

  那他是不是也发现了?

  她目光有些发直,怔怔地想着。

  曾淑:“殿下您的脸色虽然红润,但精神却不是很好,所以我才看得出来。”她再度劝道:“若您身子不适,得早些请太医来瞧瞧才好。”她这是肺腑之言,因为三年前的那场乌龙事,她现在都是坚持十天一诊脉的。

  不但她如此,傅永宁和傅玠也是如此。

  听到曾淑提起太医,魏氏下意识地皱眉,有些生硬地说道:“我没有生病,就是没有睡好罢了。”

  不过说完了这话,她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歉意地看着曾淑道:“抱歉,我只是不喜欢太医,他们只会开一些苦药汁给我喝,半点用处都没有。”

  见状曾淑也就不再劝。

  魏氏和她又说了几句话,然后才道:“我今日请你来,是之前请母后查的那件事有了着落,毕竟和你有关,所以就把你请进来了。”

  曾淑聚精会神。

  魏氏语气不太好,“这件事查得很不顺利,那天先是发现我宫里那个叫做云兮的丫头死了。然后过了几日,还没查出些什么呢,在一个偏僻的宫里又找到了冒充云兮的那个宫女的尸首。”

  曾淑一惊,“那人死了?”

  “是啊,”魏氏道:“尸首都泡肿了,说是死了好几日了,应该是第二天死的,找了慎刑司的人去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魏氏略一停顿,然后笑道:“也该那些人倒霉,虽然这个胆大包天的宫女不能说话了,但从她入宫之后到过的地方来查,倒是真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你应该想不到吧,她和六公主还有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