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五十一章 她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的……

  对于邹氏和田家的恩怨, 进门十多年的董氏也是知道一些的。

  让她说啊,也就是当年婆婆斗赢了,所以淑姐儿和大房才有今天, 若是婆婆当年没有赢, 那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别的事不说, 只一条,若婆婆没动恻隐之心把当时还小的淑姐儿抱过来,那曾家的嫡长孙女曾淑如今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没准还是第二个田氏。

  好在这祖孙俩有些缘分。

  婆婆虽然不待见田家的人,但相处下来也被那孩子的性子打动,而那孩子也是知道感恩的,把婆婆是真的当做亲祖母孝敬。不但她如此, 在夫子们的精心教导下,大房的几个孩子虽留着田家的血,但性子却半点都不像田家人。

  不然可有得头疼。

  董氏伺候着邹氏褪去钗环, 又给她掩好被角,“娘,我已经点好了安神香,今晚您就好生歇息吧, 明日还有得忙呢。”

  董氏这话说得不假, 以邹氏和唐老太太的关系,她明日也得亲自上门赔礼,解释清楚今天这件事,并且还要给唐家吃一颗定心丸的。

  至于唐家那边是怎么样的反应,是维持婚约不变还是悔婚各自婚配,这就不是曾家的人能够决定的了。

  曾家有错在先,不管唐家是怎么要求, 都得应着。

  邹氏躺在被褥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这一夜,不但邹氏和曾淑难以入眠,曾家也有好几个人睁着眼睛到天亮,所以等第二天一早,唐家人把人迎进来之后一看顿时惊讶了。

  “这,这是怎么了?”

  昨天才见过的唐大太太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诧异道:“你们怎么都来了?哎呦二郎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出了什么事了?”

  曾二郎忽地跪了下来,诚恳道:“伯母,我是来请罪的。”

  未来女婿这般模样,再加上曾家这样的阵仗,唐大太太心里咯噔了一下,原本的担忧也变成了惊疑。

  “这我就不明白了。”

  她试探着问道:“二郎你刚刚中举,昨日又摆了宴席庆贺,我们两家还说好了等你明年春闱之后成亲,怎么着,就要请罪了呢?”

  曾淑之前见过的唐大奶奶见情况不对,连忙出来打圆场,招呼众人到屋里头就坐。但唐家的人看着直勾勾跪在地上的曾二郎,以及曾家人不安、愧疚等表情的时候,脸色都不怎么好。

  果然,在曾二郎和盘托出昨日的事情之后,唐大太太大怒道:“什么?你,你竟敢如此欺负我的女儿!”

  “你你你,你简直是欺人太甚!”

  唐大太太用颤抖的手指着曾二郎道:“好你个曾二郎,你既已与我女儿定亲,怎的还惹出这样的风流韵事来。”

  “伯母您请听我解释,”曾二郎不敢躲避,他道:“这是一个意外,并非我本意,但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有过,更不能欺瞒三姑娘。”

  “今日前来是想要说个明白,不管贵府要杀要刮,亦或者是要,要退婚,小子都甘愿受之。”

  曾二郎说得诚恳,但唐大太太却听得越发怒火高涨,都没等他说完呢就喊道:“好啊,好啊,你这是想要退婚娶你那表妹是吧?这是在欺我唐家无人啊。”

  “管家,管家呢?快把他们统统都给我轰出去!”

  屋子里一时间乱了起来,唐家人气愤不过,要去打曾二郎,而曾家人见状则上前去拉。总之等众人平静下来的时候,在场的好几人都喘着粗气,罪魁祸首曾二郎的衣裳上有两个鲜明的脚印,刚包扎好的腿上也渗出了血迹。

  他直愣愣跪着一直不敢起来。

  激动的唐大太太被扶到了另一间屋子,她倒在椅子上,捂着脸哭道:“这叫什么事啊!”

  她向婆婆唐老太太哭诉道:“娘,这可如何是好?曾家这是欺人太甚啊,昨日我去的时候就觉得那姓田的老太太不好相与,谁知竟真的是个老不羞,这样的丑事她都做得出来,偏偏曾家还就认了。”

  “这,这就是在欺负我们呐!”

  “好了,”唐老太太沉声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要紧的是我们要拿出个章程来,是退亲,还是继续这门亲事,总得先想好了。只有我们的主意正了,才能知道后面要如何去做。”

  “还想什么啊?”

  唐大太太哭道:“就应该退亲!还没嫁过去呢就敢这样欺负我的女儿,等将来还了得?”

  其他的唐家人也是怒气冲冲,纷纷附和说要退亲,但唐老太太却道应该再问清楚,即便是要退亲两家也应该商量着怎么对外头说,万万不能因此伤了自家三丫头的名声。

  于是不一会儿,丫鬟领着曾老太太邹氏和曾淑走了进来。

  ……

  曾老太太邹氏叹息一声,直说道:“今日,本来是没脸来的。”

  唐大太太冷哼了一声。

  邹氏对唐家人致歉,然后继续道:“但这个事,得给你们家一个交代才行啊,所以我也就腆着个老脸来了。刚才二郎后面没说太明白,他是男子心思粗些,也不怪他想不到这一层。”

  “我呀,如今便和你们说个清楚,这说完之后不管贵府想要如何,我们家和二郎他都是没有怨言的。”

  唐大太太忍不住道:“说得倒好听,曾老太太,我敬您是个老人家,不然刚才就让人把你们打出去了!”

  “当初定亲的时候明明说得好好的,您还说我三闺女嫁过去之后您会当做亲孙女一般看待。她嫁的是次子,等曾二郎高中之后小夫妻两个还可以外放,不用在婆婆跟前伺候。”

  “我这才动心的。”

  “可没想到,”唐大太太讽刺道:“可没想到这才多久啊,你们家就给她添了一个姐妹了,还是婆婆的亲侄女!”

  “你们家就是这样对待亲孙女的啊?那我可真的长见识了!”

  “唐伯母,”曾淑见她咄咄逼人,望着祖母的眼中似要喷火了,于是忍不住道:“这件事的确是我们家不对,疏于防范。贵府若是答应维持婚约不变那我们家自然是感恩戴德,而如果贵府想要解除婚约,我们家也没有怨言。”

  “这件事我们曾家本可以一直捂着,直到三姑娘嫁过来,生米煮成熟饭之后才说,那贵府不认也得认了。”

  唐大太太更生气了,“好啊,原来你们还打着这样的主意!”

  “没有,您不要误会。”

  曾淑解释道:“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所以这才一大早就来了,您刚刚也看见了,我二哥是一宿没睡,天一亮就催着我们往这赶了。”

  “要不是因为宵禁,他恐怕昨晚上就来了。”

  “不管是二哥还是我们曾家,都很重视此事,之所以答应纳我那三表妹为妾,”曾淑停顿了一下还是道:“一来是考虑到家母的意愿,这二来我二哥毕竟有功名在身,若是传扬出去了,对他不好。”

  “当然最要紧的是,二哥根本没把她放在眼内,那就是一个牌面上的人儿。”

  唐老太太听着曾淑这话起了几分兴致,问道:“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你二哥没有把她放在眼内?”

  曾淑答道:“让我那三表妹写绝亲书一事,是我二哥自己提出来的。当时我二哥是顾忌母亲才答应的,但他也说了,三表妹必须要写绝亲书才行。”

  “以后进门的就只是一个恰好姓田的姑娘,和田家并没有什么关系,自然也就不是我们的表妹了。”

  在唐家人的诧异眼光中,曾淑继续道:“并且我外祖母今日一早已经出发回通州去了,往后也不会再让她来家里。而田家姑娘也被送到了城外的庄子上去,还让严厉的嬷嬷去教她规矩,在我未来二嫂进门之前她并不会出现在家里。”

  唐老太太若有所思。

  但唐大太太却道:“说得倒好听,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啊?对了,曾大姑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侯府里头有一位姨娘也是傅老夫人的亲戚吧?”

  “咱们都是女子,你说说,每日里看着那钱姨娘你难道就不膈应吗?傅老夫人难道就没有因为钱姨娘的事难为你吗?”

  “你就没在她手里头吃了亏去?”

  “恐怕还不少吧?”

  “没有。”唐大太太满以为曾淑会感同身受,但谁知她却坦然点头,豪不避讳地说道:“侯府的确是有一位钱姨娘,她不单是老夫人的侄女,样貌也不差。”

  “甚至比我还要先入门。”

  说到此处曾淑的脸上有了些许笑意,“您说得对,她和田家姑娘还有些像,甚至老夫人也时常催促着侯爷去她的屋子里。”

  “但是……”

  “侯爷从来没有去过。”

  唐大太太惊道:“怎么可能?”

  “是真的,”曾淑道:“我并没有骗您,如今一年过去了钱姨娘还是处子之身,我开始的时候也觉得奇怪,但的确是如此。”

  “后来我才发现,是因为侯爷并不喜欢她,所以不管老夫人怎么说,他不想去便不去。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男子并不是人人都想要纳妾的,也不是随意哪一个女子他都会喜欢。”

  “同理,我二哥也是如此。”

  曾淑认真地道:“唐伯母,我已经问过二哥了,他也不喜欢三表妹,之所以答应也就是为了我们的母亲。”

  “将来唐三姑娘若是过了门,这后宅之事都由三姑娘做主的。并且二哥也跟我保证了,会好好的待三姑娘,明年春闱成了,他是要外放的,到时候三姑娘便跟着一道儿去。若是不成,也跟去二哥读书的地方照料他的起居,不用在家里立规矩。”

  见唐家人有所松动,曾淑又道:“至于田家姑娘,既然是母亲喜欢的,自然是留在母亲的身边。”

  “旁的不说,我家二婶你们也都是见过的。”

  “她如今便跟着我二叔在江南。”

  “是啊,”邹氏对唐老太太道:“曾家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此事错在我们家,若贵府不嫌弃,仍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那原本说好的不变,将来三姑娘生的孩子也都养在她的身边。”

  “我那大儿媳妇老身也会严加管教。”

  “至于那田家姑娘,”邹氏的语气里有几分冷酷,“她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的,不会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