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为妾后她母凭子贵>第36章、母上

  二公子四岁的时候,钱多多开始了三个孩子的启蒙教育。她打小在学堂长大,对于这幼儿的蒙学教育,她是再清楚不过了。

  在娘家的时候,如果父亲忙不过来,就会把那些刚入学堂的学子们,交由她跟哥哥们教学。

  那个时候,刚入学堂的弟子,往往是六岁左右。而如今她家的三个孩子,启蒙的时间,就比其他的人要早一些了。

  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不当假的。听说那些个名门世家的子弟,孩子长到七岁之前,都是长于妇人之手。一个会启蒙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同家的三位小主子,三四岁启蒙。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小学集解》《幼学琼林》,这些蒙学必读必会的书,钱多多花费三年的时间,才把三孩子教得通透。

  孩子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一开始的时候,也是钱多多教他们熟读的。不过她毕竟是一个姑娘家,当初她父亲要她读四书五经,并不是要她去考什么秀才,只是建设她的价值观跟人生观而已。

  在这一方面的教学,钱多多就没有那个能力,能教好她的三个孩子。

  好在,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她父亲知道她想给孩子找个夫子后,竟然不远千里,来到了上阳县,给他的三个外孙,当了夫子。

  钱多多的父亲钱宝来,几年之前就考中了举人,之后就没有继续往上考。而她的两个哥哥,也于前两年考中了举子。之后他们有往上考,不过差了一些气运,名落孙山,如今正在家里研读。

  要说三个儿女当中,钱宝来觉得亏欠得最多的,就是小女儿多多了。

  虽然知道她现在一切安好,但钱父对钱多多的担心,就没有少过。女儿给三个孩子启蒙的事,钱父也是知道的,他也支持女儿这么做。

  等孩子再大些,需要正经地找一个夫子时,钱父关了自己的学堂,自告奋勇来到女儿身边,给三个外孙当起了夫子。

  三个孩子被钱多多教育得很好,幼儿时期的孩子,是他们最纯真的时候,虽然他们长于内宅,但却在一个友爱的环境中长大。

  在学习的同时,钱多多也没忘记给把孩子的武力值给加满。孩子六岁了以后,钱多多就开始给他们用药浴。如今已经八岁的他们,武力值已经不低于保护他们的镖师了。

  孩子学武的师父,钱多多一开始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她请过来的镖师,就是孩子们习武时最好的师父。

  不过孩子武力值太高,也不是件好事。特别是他们开始叛逆的时候,你要抓,都抓不住他们了。

  “同孝储,你给我下来!”年仅九岁的同孝储,已经有了同大人的模样。本来如玉般的少年,此时却在树上上跳下串,跟个猴子一样。

  大约是受到了同大人的影响,钱多多在给孩子们准备衣物的时候,会照着同大人当年所穿衣物的样式去准备。

  每天醒来,看到长得越发像父亲的大儿子,他们就是小小的同大人,她总有种又看到同大人的感觉。

  不过……

  不过,同孝储这不孝的娃,总能在最快的时间,打破钱多多的幻想。

  “你都不让我去走镖,我下去干嘛?”已经九岁的同孝储,是个有想法的娃。读书呢,他已经读够了,他想跟着镖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长这么大,一直呆在起乡镇。孩子长大了以后,总是会向往外头的世界,同孝储也不例外。家里虽然好,但也会有腻味的一天。

  现在的他,觉得外头的世界,样样都是美好的。

  “走什么镖,那是粗人才干的活!你好好读书,像你父亲一样,早早地考上个功名才是正经事!”孩子聪明是件好事,但你总会担心,他会把这聪明劲,用在了其他地方。

  三个孩子的书,读得都不错。她父亲也说了,他们三个的才学,要是去考个秀才,那肯定不在话下。

  不过念在他们还年幼,太早有功名,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钱多多一直压着他们呢。

  “什么父亲的,我可没有见过。”九岁的同孝储,已经有七年没见过父亲。

  这七年来,同大人从未过问过,在乡下代他守孝的三个孩子。就连节年礼,也没有送回来过。

  三个孩子,在最需要父亲的年纪,是母亲跟外公陪伴着他们。对他们来说,父亲只是个陌生人而已。他的成就再高,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孩子对父亲没有感情,钱多多从来没怪罪过他们。毕竟,她自己对同大人都没什么感情的。

  但,没有感情是一回事,该有的敬重还是要有的。

  “你要出去看外头的世界,娘亲怎么会拦着你呢?这样,母亲不是请了一个麽麽回来教你们规矩吗。等你们学会了,娘亲亲自带你们出去。”

  距离钱多多回到上阳县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年了。来到这里的头一年,太老夫人去世了。接下来就是太老爷,再接下来,就是老夫人。

  这七年,他们几乎都是在孝期里度过了。

  也不知道府里到底是什么了,那些老人,在几年之内,竟然就相继去世了。

  太老夫人年纪太大,太老爷被自己伤的毒物咬死了,而老夫人,要听到这个噩耗后,身体也垮了。太老爷养的小动物,都是她找来的。

  自己送的东西,咬死了自己的丈夫。老夫人能好好的就是怪事了。大约是心里藏着事,没多久,她也去世了。

  再过两个月,他们就要出孝了。孩子想要出去走走,钱多多不打算再拦着。上阳县毕竟是个小地方,孩子长大后,就要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不过这三个孩子,被她养得太自由了些。要回京的话,肯定要把他们的规矩给抓严了。

  懂规矩,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守这些规矩,而是让他们不受世俗条条框框的束缚。

  “我一个男人,你让我去学这种规矩,姨娘,你不会把我当妹妹养吧。”为什么他一个大男人,还要去学女人家的规矩?

  同孝储觉得这不正常,怀疑是他姨娘在背地里搞他,他有证据的。

  “储儿,你连女人家的规矩都不懂,将来如何保护姨娘跟妹妹?姨娘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要你们懂这些规矩,不是为了让你们去遵守它的。

  世人以为的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但如果世人的好你都不知道,又如何变得更好。怎么,这道理你又想装不懂了?”

  见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这事在钱多多年幼的时候,并没有人教过她。

  她跟着父兄长大,女人家的规矩就有些欠缺了。虽然没吃过这一方面的亏,但被人耻笑过道是真的。她希望,她出的差错,在她儿女身上不会出现。

  “等你们需要我保护的时候再说吧。”他家母上……功夫比他好,嘴巴比他会说。她把自己说得再可怜,那不过是装出来的而已。

  姨娘的身份,同孝储是知道的。永恩侯府的妾室,这些年一直在乡下守孝,不得父亲宠爱,府里头的人,几年来不闻不问的。

  不过,谁又知道,这一切不是姨娘自己求来的呢?你也不看看,这些年来,她活得有多潇洒。

  他们要叫另外一个女人为母亲,只能叫自己的生母为姨娘,因为他们生母的身份卑微。可不管是叫母亲也好,姨娘也行,这不过是一个叫法而已。

  叫另外一个人母亲,并代表她就是他们的母亲,一个称呼而已。他们打小叫的姨娘,才是他们心中的娘。

  还有他那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心比他还要野,他还在上学堂,守着外祖读书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跟着镖师们外出走动了。

  虽然说,她能走的地方,只限于上阳县,但她确实出去见过世面了。

  “储儿,京城可不同于我们这乡下,人外有人,天外还有天,你知道什么是女人家吗?世人给我们女人家带来上的枷锁,不管是姨娘也好,你妹妹也罢,我们都不打算打破这一层枷锁的。”

  说,姨娘你就继续说。

  说好的不打破,不知道是谁见到隔壁家小哥哥,就多看了那么多眼的。

  美名其约,是带着妹妹出去见见世面,可到底是谁见世面就不一定了。

  他家这位,已经年二十六的姨娘,长得就跟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他哪来的什么姨娘,跟她一起出门,谁不说这是她弟弟。

  有些人的长相,十年如一日,岁月这种东西,特别的优待于她。如果不是他们三个孩子,谁能想到,他家母上不仅成婚了,还生过三个孩子。

  “对对对,姨娘你说得都对。”

  这么多年过来,同孝储明白了,他家母上说的话,他只要不反驳,这话题就能结束了。他要敢回两句话,她可以没完没了地说下去。

  提到歪理,谁能比得上他家母上。人家不仅能说,还说得出名。大名鼎鼎的甲公子,永朝的妇人谁不知道,可是她们会知道,甲公子不是什么名门贵公子,而是他家母上吗?

  谁能想到,他家二十几岁的母亲,少女心依然不减。依旧会写那种让人看了就脸红心跳的书呢?

  噗,越是年长,他家母上越是会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