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大宋拾遗>第18章 百岗雪飞千琼岭 门廊雕翎一园亭

  次日,卯时刚入,天色未亮,天空飘着雪花,倒是没有风,让人感觉没那么冷。大街上不见人影,地上残留了许多爆竹残片、花灯碎片、残破的面具,甚是狼藉。街尾巡火的小哥竟然也打起了瞌睡,许是连续几晚热闹的太过了。

  蔡宅守门的小厮开了门,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揉搓着眼角,便听见马蹄声,立刻睁大了眼睛循声望去,隐约看着辆车顶跟天色差不多颜色的马车朝着这边走来,心里估摸着应该是来接老爷的马车了。眼看着马车停下,小厮即刻快走了两步过去询问,果然。

  不一会儿,蔡熠、蔡夫人、她怀中的云英以及随行的使女阿碧一起上了马车。原想这马车内该冷如冰窖,谁知,坐垫提前铺了暖玉,还放置了温手的暖炉,热乎的很。阿碧笑道:“夫人,这将军如此细心,可不像个武夫大老粗哩。”

  说来也怪不得阿碧,她只知道有个大将军请老爷一家去赏雪,可不知这大将军是何许人也才这般口无遮拦。蔡夫人没开腔,蔡熠君子做派,笃信与人言必严肃不苟,于是咳了两声:“阿碧,休要胡说。”

  阿碧被老爷轻责也不以为意,掩了嘴,笑着答道:“是,老爷。”蔡夫人看着在外人面前一本正经的蔡熠,轻笑。跟阿碧解释着:“赵大将军是赵氏宗亲,稍后见着了,礼数周到些,莫失了颜面。”

  阿碧乖巧地点头。蔡夫人实则不担心阿碧失礼,这丫头从小在蔡家长大,家教好着哩。只是,这一番告诫是告诉她今儿老爷要见的都是些大人物,不比家里,需庄重谨慎些。

  这一家主仆说话间,车夫驾着车过了州桥,便一直往南驶去。

  蔡熠闭着双眼养神,蔡夫人亦是,小云英更是一直未醒。马车行驶较为缓慢,大约怕扰人清梦。只阿碧精神甚好,不停往车外看。看着漆黑的大街,心里嘀咕着:阿爹不是说这汴京城无宵禁,年关热闹得紧吗?好不容易出来一回怎如此冷清。

  若是前几日,此时的汴京城确实夜市未散,早市已开,热闹的很。只是百姓们自年前便一直热闹着,这都大半个月过去了,便是铁打的也该闹不动了,都在暖暖的被窝里与周公幽会。

  一行人渐行渐远,天色也逾行逾亮,过了朱雀门,街边的铺子都陆陆续续的开张了。蔡夫人已有饿意,云英也醒了,于是蔡熠叮嘱车夫在张家烧饼店停下。张家烧饼驰名汴京,来京城的游人必尝一尝。阿碧是头回品尝,兴致颇高。

  待吃完阿碧露出幸福的笑意,直道出来得值了。蔡夫人嗔笑:“馋丫头,以后常教人买来与你。”听得对方心花怒放。一行人出得店门时,街上已是人来人往。幸好街道宽阔,马车依旧可以畅行无阻。

  约摸辰时过半,马车已经出了南薰门,朝着百岗奔驰。开封外城虽无内城繁华,也不荒凉,不少小摊贩在叫卖,向出出进进的游人旅客兜售各式各样的商品。

  未时刚过,马车在百岗与赵将军一行人相会,只见远眺之人,虽然仍然衣襟凌乱,却掩盖不住那自成一体的气魄。可他旁边那素衣素袍,锦带飞扬道人模样的人,怎么也瞧不出仙风道骨来,在这种清新脱俗的装束中显得不伦不类,正是那李士宁。

  蔡熠眼角瞬间有些黯淡。

  一抹灰色身影来到蔡熠眼前,目光清澈,虽衣着普通,却掩盖不住铮铮风骨。那不是樊玄子又是何人?蔡熠笑着朝道长躬身,道长笑呵呵的敷衍了下蔡熠,直奔蔡夫人怀中的云英而去。蔡熠摇着头笑得很灿烂。

  樊玄子轻描淡写地扶起要行礼的蔡夫人:”罢啦,快让为师看看我的小徒弟长高了没?”此时的云英由阿碧抱着跟在母亲身后,快两岁的她长大了不少,秀气比之前更增。

  中秋后,樊玄子曾客居蔡宅月余,教云英识字启蒙,这会儿见着师傅,便嚷嚷着下地,然后憨态可掬地朝着樊玄子躬身:“师傅万福。”可把樊玄子高兴坏了,顾不得理会旁人。

  蔡熠向王相公见礼:“日前,将军府中宴客,未见相公,不知相公近来可好?”

  王安石挥袖笑着答道:“安石一切如旧,倒是明煜精神不似从前,是否劳于案牍,此番游戏正好调节调节。”

  蔡熠拢了拢袖子:“正是、正是。”

  王安石随即转向左边抬了抬手:“这位是李士宁道长,上回在将军府中应见过,李道长的本事也不少呢,是个能人。”

  两人相互见礼,彼此寒暄。蔡熠眉角微垂,怎么也对这个没有丁点仙风道骨气质的人提不起半分兴致。

  恰好樊玄子抱着云英,横着眼睛往这边招呼:“各位大人们,我家云英怕是要被冻着了,咱们上山顶,入观中再慢慢欣赏雪景如何?”

  蔡熠赶紧就着这天降台阶草草结束了这无聊的寒暄,护着蔡夫人上了马车,至于云英,当然是跟着樊玄子入了他的马车。蔡夫人轻笑着垂了垂眉,跟着蔡大人上了马车。

  又过了个把时辰,马车在一家名叫“山隐”的道观前停了下来。

  众人从后门入得院内,虽不见人烟,却听得见前院隐约传来的嘈杂声,看来今日前来求道观景的人亦不少。

  小院不大,摆设却很精致。

  圆型弧门有细细的纹雕,图案是随意的柳条细叶。雪松立于两边,更有梅香淡雅扑鼻,很有韵味。行至院子中心,有一亭子名曰“向晚”,檀木精雕围栏,青瓦盖顶,很有风骨。很是北边有一排厢房,南边是条回廊。屋檐四角细看来雕刻的竟是鸱吻,很是气派。

  如此讲究,想必这观主修建这庭院之时,废了不少心思呢。

  一路颠簸,云英饿了,于是,樊玄子将云英交还蔡夫人,蔡夫人抱着云英领着阿碧入了北边第一间厢房。几位大人便在亭子里坐下了。

  院子最东边也有两棵古松,有厚雪覆盖,遮掩了几分峥嵘。院子里依旧未看见梅树,却时有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赵将军招呼各位坐定,有一小童从东边的院门进来,立于李道长身侧,李道长吩咐了几句,那小童便下去了。

  蔡熠心中嘀咕:难道,这是李士宁的道观随后又否定了自己。一个小小的道士而已,怎有财力建起如此奢华的道观。

  片刻,有几个小道打扮的人端了几样点心和茶水前来,李士宁笑得眉眼成缝:“各位大人,小观简陋,点心粗糙,还望包涵。”蔡熠只得再次否定自己。看来这李士宁还真不一般。

  王安石淡淡道:“道长,这道观可不简陋。”

  李士宁,陪着笑,既没趁机介绍也没否认。一会儿,李士宁离座。赵世居以皇帝默许流放郑侠就是默认新政的地位为由建议王安石回朝,主持大局。王安石没有回应,前者继续规劝:

  “待赵卨得胜,新政的好处即可彰显,届时相公也该回朝,重启青苗、保甲等法。”

  相公依旧没有回应,反倒用提醒的语气让赵世居不要和李士宁走得太近。

  被提醒的赵世居哈哈一笑,冲着往这边来的李士宁夸奖道:“道长,这茶不错,应该是极品云雾,这可是新贡,据我所知,皇宫之外除去我们这些个在京的兄弟可只有远在江宁的安石被赏赐了一些,于此,这茶叶当是安石所赠吧。安石对道长之心,世居见了,亦甚妒忌啊。”

  李士宁听了一脸得意,而王安石的脸色却越发暗了。蔡熠坐在一旁,有些尴尬。

  庭院中风有些凉。蔡夫人从厢房出来,柳珺珺端庄大气,款身向众人行礼,赵世居招呼她坐下,蔡熠起身扶她坐好。

  待坐定,樊玄子便问:“我那小徒弟睡下了?”蔡夫人点头称是。樊玄子一脸索味。端起茶杯向蔡熠说了一句惹得满座哗然的话语:“蔡大人,老道可否常住府上?”

  王安石刚入口的茶差点没喷出来,顾不得拭去嘴边溢出的茶渍,冲着樊玄子一阵嘲讽:“樊玄子,你这清修几十年还抵不过蔡小娘子的一身灵气么,你羞是不羞?”

  蔡熠听得苦笑不得。难怪这满座男子只得蔡夫人一妇人,原是樊玄子想见云儿,迫不得已苦求几位让夫人同行的吧。

  他眼神闪躲,不敢对上樊玄子如火的眼睛,闪躲间似乎有一道更加炽热又冷冽的目光传来,待你望去,却已捕捉不到。那似乎是来自赵将军,为何呢?

  蔡熠没有更多的心思去追究。幸好王安石替他解围:“明煜,道长与你说笑哩,他在我府上还有些事情未处理完,怎能去京城。”蔡熠凝眉顿时舒展,美滋滋的以茶代酒敬了王安石一杯。樊玄子愤愤不平却也说不出个甚,只好闷头喝茶。赵世居和李士宁聊得很投机。

  王安石低声跟蔡熠道:“休沐结束后,你调任京府推官。近日无事多去大理寺走动走动,找一找张司直。”蔡熠不明白王安石将他调任的目的何在,正准备问,却见王安石暗暗制止的眼色便将已到喉咙处的话生生咽下,点头称是。

  说话间,微尘一样的星雪在不经意间也停了。风景如画,众人也收起了有关政治的话题。

  入夜,厢房中,红烛摇曳,王安石和蔡熠在聊着什么,隔着纸窗能看出两人肢体动作稍大,看起来气氛有些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