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故人自难忘>第61章

  至于皇帝为何没有派这位提议的前豫章太守,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听他一番话,便知此人心思缜密,谋略过人。若是将他派去,恐若遭人利用,反过来,可就是对宁国而言的一个巨大隐患了。像他这样的才智,还是留在朝堂上,留在自己眼皮底下,比较稳妥。

  ……

  景和二年春末,圣上下旨,于旧康訾皇城耐宛,设‘西卫府’。由离羌,宁国及乌弥尔三国各派大臣先行前去接管,处理中土与西土各国见往来通商事宜,以及代为调解各国纠纷和争端,维护安宁。

  西土二十八国中,离羌距离宁国最近,又一直与宁国保持良好关系,加上离羌本就是一个夹在乌弥尔与宁国之间的一个小国。所以,在‘西卫府’这件事情上,见乌弥尔与宁国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便也主动参与。

  以前的西土二十八国,以乌弥尔和康訾二国国土面积最大,实力最强。如今,康訾被灭,加上乌弥尔又与宁国和亲。于是,整个‘西卫府’,乌弥尔和宁国派去的人便占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是由其余各国派来的。

  只不过,宁国并不是就近从西北抽调人手前去‘西卫府’,而是从朝中的官员里面选了不少从地方新上任的官员前去。

  按理说,白郁既是平西校尉,理当被派往‘西卫府’才是,可是,并未有旨意传来。至于这背后的深意,想必,皇上和诸位大臣们,必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

  从出兵康訾,到如今‘西卫府’设立,已经过去了两年。

  不知不觉间,时间竟是过得这般快!

  自从康訾被灭,西土局势渐渐稳定了不少。沙盗似乎也收敛了许多,最近这一年多以来,未曾发生沙盗劫货伤人之事。

  转眼间,西土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人们记忆里的那般模样。

  往来商旅渐渐多了起来,大漠中的驼铃声也渐渐出现,胡杨林间又多了一些歇脚的商人……

  去年,白郁还和从前一样没有回宫。

  自然,白景齐也没有见到她。

  白郁如今已是平西校尉,即便依旧是王府郡主,也当以大事为重。

  既是平西校尉,理当留在西北,守护西北的安平。

  况且,如今是新帝登基,按着从前规矩,有资格参加宫宴的,应该是皇帝的那些兄弟姊妹们及其家眷,父亲端王和先帝本也不是至亲兄弟,所以,如今这宫宴自然也就没有参加的必要了。

  当年父亲之所以每年都要进宫参加宫宴,无非就是因为父亲被封了‘端王’,加上祖辈们的关系,还有父亲身后的西北大军,所以端王府的人才有了参加宫宴的资格。

  新帝登基已有一年多,去年,不仅自己没有回宫参加宫宴,就连父亲母亲、还有哥哥,也都没回去。

  人,总要有学会审时度势,多一些必要的自知之明。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若是稍微有一点逾矩之处,便容易被人寻了话柄,进而酝酿演变成一场疾风骤雨。

  雍州虽不及永兴花繁锦簇,但却是让人心安之所。或许,这是因为自己出生在这里,又或许更是因为在这雍州城里有自己的家人。

  都说西北苦寒,但是,对于白郁而言,外人口中的‘苦寒’,其实是一种熟悉的心安。西北的冬季很长、很冷,朔气寒光、茫茫一片,但正是这个地方,最能让自己静下心来。

  帐外呼啸的西风裹挟着片片雪花自空中飘落,大地间只剩下风声一片。四野安静的时候,心,也就不知不觉间跟着静了。

  只有静下来,方知何为心安。

  所谓的苦,不过是‘心苦’!

  只要心里得了平静,心中得了祥和,心底没了忧愁痛苦,哪里不是生活,哪里没有净土呢?人心方寸,却也是万里乾坤!

  最近并无战事,加上新设立的西卫府又分去了西北的一部分的军务,所以,白郁夜宿军中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只不过,每逢值守之夜,白郁几乎都能听见帐外的笛声。

  笛声不知从何处飘来,悠扬空灵,在寂静的夜里与帐外的西风相随,最是能勾起人心中的回忆。

  每次听见笛声,白郁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从前,尤其是……想到当年那延烈离开雍州时落寞的背影。

  有好几次,白郁自己甚至还会觉得,当年那背影仿佛就出现在自己面前,或者就离自己不远。但是,自己想要抓却怎么也抓不住,想要找,却怎么也找不见。

  笛声离这里有些远,吹笛之人却仿佛能感知到白郁的一举一动。有好几次白郁想要走出帐外去看一看究竟是何人在吹笛时,可每次刚一起身走出帐外,那笛声就渐渐消失了。

  就好像是那吹笛之人故意躲着人一样,又或者是害怕被其他士兵吵骂,影响大家休息。

  笛声很寻常,曲子换来换去不过也都是那三首。只不过,听的人不同,心中被勾起的情绪也就不同了。

  白郁后来曾问过灵霜,有没有听见军营外的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