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从斗笠边沿流下,斗笠下是一张温和又冷漠的陌生面孔,如天人之姿。

  一行人如鬼魅闪入大理寺内,来无影去无踪。

  那人缓缓走入大理寺的其中一个监牢前,隔着监牢目光凝视向里面昏迷的女子,忽尔开口温声道:“就是她了。”

  昏沉之中的谢峤昙皱了皱眉头,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开始掉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这一夜,雨下的很大。

  百里之外的宋州,挥笔在桌案灯下处理白日公文的严叡徵莫名觉得心中不安,起身负手走到门口,见天上乌压压的夜空,乌云滚滚而来,连同着闷雨霹雳而下。

  第二日,汴京城城楼上张贴了一则告示:“罪犯徐绍文欲刺杀当今圣上,连同不见廊下余孽同党谢峤昙一行,昨夜已处斩!特此公告!以儆效尤!”

  从宣画院得知消息,匆匆赶来一宿没合眼,跑前跑后塞钱找门路却入大理寺探望不得的贺延槽,见到告示,双腿发软,径直晕倒在了原地。

  周遭百姓纷纷喊道:“贺画师!贺画师!”

  五年后

  

  五年后。

  高帝梁铖自偶感风寒后,近半年来,身体一直抱恙,已多日不上朝,也避而不见大臣。

  今日忽然宫中来人去到各个府邸通报,召集了众臣上朝,方才又私自召了严叡徵入内室长谈。

  四年前,严国公病危,国公夫人在国公去世之后悲恸不已,于第二年已跟随其驾鹤仙去。

  高帝梁铖在那之后又将严叡徵从工部调入内阁,亲自下旨赐封他做首辅大臣,又令严叡徵继承了祖上爵位。

  严氏乃开国武将出身,严国公年少跟随父亲为渠周朝太宗征战开疆拓土。祖上在前朝亦然皆是柱国将军,严叡徵其祖父更是位列渠周朝开国五大臣之一。

  到了严叡徵此辈,盛世太平,严氏一宗武官所剩无几。严叡徵又是严国公独子,自是百般疼爱,于是自打生下来,严国公就没打算让他执剑赴疆场,索性直接提笔走文官的仕途。

  严叡徵上边有一长姐,两人岁数差距蛮大。长姐及笄之后,就由先帝下诏,嫁给了永安侯,为其侯府夫人。

  严叡徵虽辈分大,但因生在渠周朝,其姐生在前朝,所以他年龄与长姐所生的儿子纪择笙长不了几岁。

  更是与如今圣上高帝梁铖年纪相仿,二人一同长大。

  他身穿鸦青色官袍,乌发戴玉冠,腰佩玉带。在这些年入朝的风云搅动之中,目光更显厉色,眸眼深沉而愈加雷霆。

  几年过去,性情更复阴晴不定,严府上下更不曾有人见其笑过,令人捉摸不透。

  严叡徵刚踏下朝殿之前的御阶,抬眼就见正对面走来一个人。

  那人同样身穿鸦青色官袍,面庞白净,有如远山悠扬静谧,又如美玉温润,抬手投足之间好一世间美玉。

  这人正是高帝梁铖的弟弟,明王蒲增渊。

  高帝姓梁,而明王姓蒲,多事之人初闻不禁要有疑问,这是哪里来的异姓王?

  那笔者就要说说这来龙去脉了。

  蒲增渊乃先帝养子,先帝开国南征北战之时过震南蒲氏名士的府邸。先帝见之此儿前,襁褓之中的婴儿啼哭不止,见到先帝忽止住啜泣之声。

  帝大喜,觉此儿与其甚是合缘,不顾他人反对,收其名士婴孩为养子,接入皇宫,自幼待蒲增渊如同亲生皇子一般抚养长大。

  先帝对其甚是宠爱,及冠之年又赐封其明王。

  民间也有百姓议论,说这明王的身世大概另有隐情。说不定是先皇在宫外的私生子,倒让蒲先生一介名士戴上了绿帽子。

  那蒲增渊见到严叡徵,微微笑道:“严首辅近日公务繁忙,竟多日未见。”

  明王总以笑容示人,待人可亲,在京城拥之者众。

  严叡徵微微朝明王拱了拱手,面上不动声色,冷声道:“明王贵人多忘事,前日我们不是还在王回忠府上见了面。”

  虽然是去抄王回忠的家,他二人协同做监事。

  严叡徵方又想起方才陛下在殿中的话,犹在耳畔回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