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太女>第75章 逼迫

  就在唐卿元得到周婉清这个臂膀的同时, 在数千里之外,端阳一行的送亲队伍也终于到了敏城。

  送亲队伍路经敏城,本应直接宿在敏城管理下的几个郡县, 只为方便赶路。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为和亲公主的宁阳起风寒了。

  北边大雪封天地,仅是站着就感觉浑身血液凝滞, 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冻僵。更何况是宁阳公主那般娇弱的女子,以往生活在京城那般富奢又相对温暖的地方,如今乍见这些,病倒也实属正常。

  和亲队伍是有随行太医的, 诊治过后依旧不见好转。两天过去,公主宁阳依旧高热,甚至开始神昏不清。如果再不得到医治,只怕还没赶到北蛮, 和亲公主就......

  太医也知事情严重, 忙禀告给了蒋征君。

  只见蒋征君稍一凝眉, 就下定了主意:“进城,为殿下寻找大夫。”

  “是。”

  一封书信, 便从蒋征君那里传出,迅速递到了敏城巡抚的手里。

  收到了书信的敏城巡抚只觉得心底憋着一口气, 好端端的和亲公主,早不发病晚不发病, 偏偏到了他的管辖下才发病, 这不是成心找他的晦气吗?

  可他也不敢拒绝,万一宁阳公主真的得不到救治死在了敏城管辖的区域,他这个巡抚估计也难逃一死。他浓重的眉毛自鬓角往下斜冲着,看起来煞气逼人。

  敏城巡抚吩咐, “放行。”

  他此刻哪里知道,他放进来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病弱的公主。

  车队依旧和在江城时一样歇在城外,只有蒋征君宁阳和随行的婢女等百来人进了城,马车径直驶向城内最高统治的地方。

  大夫早已安排好了,就等着这位娇弱公主到来。

  是夜,蒋征君和敏城巡抚觥筹交错,宁阳公主宿在暖和的客房之中养病。灯火为地面新添的积雪染上了一层暖意,行路的马儿在马棚中悠闲地吃着稻草,街上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着,巡逻的官兵们聚在火堆前,无趣地打了个呵欠。

  城外被留下来车队早已经搭好了帐篷,此刻已尽数入睡。

  大雪依旧纷飞着,处在帐篷中,能听见外面大雪“咔擦”“咔擦”压断树枝的声音。

  端阳所在的帐篷中无一人入睡,在黑暗中大家都双目炯炯,铠甲在黑暗中发出了摄人的寒光,竟与外面的风雪不相上下。

  一声凄惨的哭嚎就是这个时候打破了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天地,恍若巨雷般迅速闯入了已酣然入睡的众人耳中。紧接着有火光乍起,烈烈往上,端阳她们炯炯的双眼也被泛了火色。

  一切都乱了套,大家哭嚎声四起,伴随着的还有“遭劫匪啦”的哭嚎,落在端阳耳中并不明显,甚至不大能听得清他们究竟在哭嚎着什么。

  帐篷里的人都将视线转到了端阳这里,她们看着此刻仍然屹然不动的女子,庄严端肃。

  外面火光越来越大,半边天际都是赤色,仿佛也跟着被点燃了。积雪也以这个地方为中心迅速地化成水,和地上的烂泥混成一团,最后被混乱的人们踩在脚底。

  端阳动了。

  她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话:“时机到了。”

  时机到了。

  伴随着一声声长长的嗟叹,遥远的京城中唐卿元也同样未眠,她正凝神看着面前的地图,猜测着已经到了敏城的端阳如今进行到哪一步了。

  敏城,虽与江城比邻,但地势截然相反。

  江城地势稍平,敏城境内高低起伏,最特殊的是它被一条东西走向又高大至极的山脉穿贯着,而这条绵延不绝的山脉只有一个豁口,敏城就建立在豁口中,南北的人唯有通过敏城才能到达豁口的另一边。

  严格意义上来说,拿到了敏城,就相当于卡住了南北的人流,卡住了人流就相当于卡住了消息往来。

  所以唐卿元的计划是,以江城为前锋栖息地,密切关注来自京城的一切举动。后以敏城为根据地,向北边的各个城市进攻,不断地吸收人马并开凿出一条前往月阴的路。

  待解决完北蛮......

  唐卿元眼底的冷光一闪而过。

  赠予北蛮的所有物品在这天夜里全都不翼而飞,那么多的东西在被盗时他们居然没能听到半点风声,如今只能看着面前这些空箱子面面斯觑。

  “一定是敏城周围的土匪干的,我们去敏城报官吧!”有人说。

  “一定是她们干的!”突然有人出声道。

  她们,指的是后来跟在队伍后面的那些人。就算一开始没能发现,但一下子多了一倍还多的人,谁发现不了?

  蒋将军说,他们是江城巡抚派来送别的,待他们到了敏城,这些人就会回到敏城。

  “话可不能这么说,明明是你们弄丢了东西,为逃脱责任居然让我们为你们背锅?”

  端阳这时候正走出来,说话的是她身边跟着的一个女兵,“那么多的东西我们如何能运得走?而且我们的人全在这里,你们要是有怀疑尽管来查。”

  说话的人闭上了嘴。

  刚刚的愤怒之词不过是他情急之下脱口而出,那么多东西,凭着这一千多个人一时半会儿怎么运得走?甚至一切都是无声无息发生的,周围根本探查不到脚印。比起人来,更像是鬼做的。

  虽不知道那些东西去了哪里,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不管是他们原先的和亲队伍,还是后来的江城巡抚派来送别的兵,谁都保不住自己脖颈上的这个圆形的头颅。

  在火光的衬托之下,人人面如土色,散发着颓废的气息。混乱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沉默和恐惧笼罩了此时此地的每一个人。

  端阳扫了一眼众人,她道,“我有一个好计策,或许能帮助我们逃脱一死,大家要听一听吗?”

  声音朗朗,仿佛甘霖一般滋润了这些绝望的人们,大家眼底都燃起了希望,冲着端阳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

  “今日,我们在这里待着也是死,去报官也是死。与其引颈受戮,不如拿起兵器,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这样还有一线生机。”

  这是——

  造反!

  所有人都被这句话震到发不出声来,显然,要是想活下去,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可是这条路违背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他们是大宁派到北蛮去的和亲队伍,他们的组成不仅有最普通的士兵,还有不少朝廷的官员。一旦造反,那京城里的亲人怎么办?

  端阳说完后,视线便一直在他们身上巡视。

  这也是唐卿元决定走这条路的重要原因,和亲队伍中有大量的银钱布帛粮食,这些是建设军队的必需;还有不少和京城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官员,一旦造反便没有回头路可以走,那么这些人、这些人的关系势必要为唐卿元所用。

  唐卿元在逼迫这些人,她用一种极其疯狂的手段来逼迫这些人必须支持她,忠于她。

  这些人半天不说话,端阳也沉着气。

  就在部分人终于下定决心看向端阳时,端阳暗中命令分布到各处的人也开始动了。男声女声嘈杂在一起,声音恍若雷鸣,似是想要将这不平的天地撕扯出一个口子。

  她们在吼,“我等支持宁将军!”

  一个人吼着,其它人也被感染了也开始吼着,有不支持端阳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不敢出声。吼声排山倒海般形成波浪一下又一下地涌向被众人围在最中央的女子:宁鸣。

  以大宁国号为姓,为天下女子鸣不平,这是本名为唐卿茗的端阳公主为自己化取这个名字的由来。

  端阳,不,端阳这个封号早在她听从唐卿元安排离开京城的那一刻,就被她抛弃了。以前她是端阳公主唐卿茗,今日她是无名人士宁鸣,以后她会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将军宁鸣。

  宁鸣一抬手,铺天盖地的吼声瞬间停歇,几千人都凝神看向她。

  宁鸣的声音带着蛊惑,使众人现在忘记了她的身份,她说,“去吧,我们去把敏城攻下来。攻下了敏城,我们截断这南北信息,就可以安然活在这世间了,就没有人可以威胁我们的生命了。”

  他们想要活着,那宁鸣就给他们活着的希望,就让他们活着。

  宁鸣说,“去吧,我的姊妹兄弟们。”

  不足四千人的队伍就在这刺骨的夜色下向着敏城城门而去,带着杀意,更带着视死如归神情。他们无路可走,他们也无路可逃,想要活下去,只有这一条路。

  所以,他们必须赢!

  而此刻,敏城巡抚已然大醉,与他觥筹往来的蒋征君神色清明,在来时他提前吃了解酒的葛花丹。

  屋子里的婢女想要扶起敏城巡抚去歇息,却被蒋征君一个眼神定在了原地。更令婢女们害怕的是她亲眼看着这个自京城来的将军把手探进了巡抚大人的胸前,摸出了一块令牌交给他身后的人。

  若是她没有记错,那块令牌可以命令敏城的所有事务。

  包括,城门。

  就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唐卿元仍没有就寝。烛火跳跃下,她手上的地图已经变成了一张名单,上面是此次和亲队伍的所有人的名字,她正拿笔在上面勾画着。

  秀眉蹙起,依稀间能听到她的低声自语:“先去拜访哪一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