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观自在>第48章 代王

  含情最似西窗月,银台红烛,玉楼花影,天光已渐明。

  李梵清阖着双目,枕在裴玦臂弯之中,沉入梦乡;裴玦却并无睡意,伸臂轻揽着她肩头,呵如珍宝。

  裴玦其实从未肖想过昨夜的情景。这么多年来,他在梦中都不曾梦到过这样的景象。或许,与其说是不曾梦到,更多的是他不敢梦到。

  于他而言,李梵清似菩萨,似神像,高高在上,不容他亵渎。

  他本以为游仙窟那夜已是他奢求而来的勉强逾越,他与李梵清终此一生便只能止步于斯,却不想天意见怜,厚待于他,竟将他一直苦苦祈求的来世提前恩赏给了他。

  裴玦在李梵清眉心处轻轻印上了一吻。

  从今后,他再不必在佛前修那虚无缥缈的来世;从今后,他只求今生。

  几日后,巳时初,独孤吉携着一份名单来向李梵清禀报,却不想从桂舟口中得知,李梵清现下还未醒。

  独孤吉心中也奇,却见裴玦步入前厅,径自坐在了主位上,还示意他也坐下。独孤吉这才回过神来,裴玦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承平公主驸马了。

  独孤吉不敢怠慢,老老实实向裴玦作了个揖,双手将手中名册呈上,这才入座。

  “这是自景元十年以来,临淄王府所有大小宴会所延请宾客的名录。”

  裴玦还未翻看,便问他道:“可有不妥?”

  独孤吉摇头道:“只面上的话,倒并无不妥。临淄王虽说交游广阔,但往来多是文人墨客,国子学、太学学生,这些人身家都清白可查;再有便是皇室宗亲,也多是同临淄王一般的闲散贵族。”

  裴玦忆起暮秋宴上见着的汝阳王,的确是位不争名夺利的皇室边缘人物。

  裴玦捏着册子,信手翻了几页,又问道:“代王同临淄王这般熟稔?”他信手翻到景元七年九月、十月那几页,几乎是回回宴会上都有代王的名号。

  裴玦少时倒是与李赓有些往来,不过他与李赓到底不是一路人,自他出宫后便不再与李赓有交集了。后来是因着崔妃属意裴素素作代王妃,裴玦归长安后又特特与李赓在宴会上碰过几回,是以他还算是清楚代王底细的。

  既非闲散宗室,也着实不像是临淄王惯常交往的风雅之人。

  只观表象的话,代王自是个与李梵清纨绔得伯仲之间的人物。而且他比李梵清更胜一筹之处在于,他独独性喜男子,女子是从入不得他眼睛的。

  外人原先只当是燕帝属意代王为太子,这太子妃人选自然亦要慎重考虑;却不知这个中缘由乃是代王癖好特别,燕帝不待见于他,遂不愿祸害无辜女子。

  这后头的缘由自然是李梵清添油加醋告诉裴玦的,裴玦自己倒是并未觉得燕帝有多不待见代王。别说代王只是有龙阳之好,便是他喜欢鸡狗牛马,只要燕帝想给他选一门亲事,做臣下的还能抗旨不成?

  裴素素那回便险些教王夫人急昏了过去,以为裴素素余生只能跳进代王府这个火坑当中。后来还是裴玦提点王夫人入宫去求陈贵妃出手,才教裴家侥幸避过了。

  裴玦此举自然是存了些私心的。他知道陈贵妃性喜安稳,于后宫偏安一隅,恐怕不愿出手开罪崔妃;而且,他又旁敲侧击得知了裴素素与陈贵妃侄儿之间有些情愫,如此一来,陈贵妃更是不便插手。

  不过,陈贵妃与李梵清素来关系不错,彼时裴玦便猜想,陈贵妃多半会转求助于李梵清。这也算是他自归长安以来,头一回在自己与李梵清之间牵线搭桥。虽说彼时李梵清也算“心怀鬼胎”,但好歹最后他们二人还是成功搭上了同一条船。

  原以为只是风浪之中的一叶之舟,却载着他一路安安稳稳地驶向了他心之归处。

  提起代王,裴玦心中不由地忆起了许多旧事。他不知觉间,李梵清已披衣走入了前厅,坐在了他身旁之座。

  “代王如何了?”

  李梵清只稍稍拢了拢发髻,插了柄嵌宝石的玉梳,鬓边还是有一绺碎发顺着脸侧垂了下来。

  裴玦不语,只将手中名册交到了李梵清手中,以眼神示意李梵清先看过名册。

  李梵清看得认真,不似头先裴玦翻得囫囵。她细看过后,手指在小几上敲了两下,侧过脸问裴玦道:“你是觉得临淄王与他过从甚密?”

  裴玦正色道:“不单是过从甚密。巧的是,他二月之后去临淄王府便去得少了,这时机也有几分可疑。”

  李梵清恰好翻到今年三、四月里那一页,三月廿九的那次暮春宴,李梵清同裴玦自是去了的,代王李赓的名字同样赫然在列。

  李梵清道:“我瞧他三月里亦是去了的。其实倒也不一定是有什么疑处,兴许只是我那侄儿投我所好罢了。”

  李梵清又简略地同裴玦解释了一番卢檀儿之事。临淄王夫妇先前不大懂城中人情往来的道道,不知她与卢檀儿关系不睦,暮春宴那次同请了她与卢檀儿;后来虽说李梵清懒于赴宴,但只要李洮向她递了帖子,同时便不会再递帖子给卢檀儿。

  李梵清自然以为,李洮待代王亦是同样的道理。

  “你应当知道,我同李赓那厮自幼便是面和心不和罢。”

  李梵清与李赓生于同年,不过李梵清生在三月,李赓生在冬月,李梵清还是比李赓长了八个来月的。裴玦少时做孝慧太子伴读时,与李赓的往来并不比同孝慧太子的往来少,甚至在孝慧太子故去后,他一度又做了李赓小半年的伴读。

  以他早年出入宫闱的印象,他确实知道李梵清同李赓之间不大和睦,但李梵清却从未同他提起过是为何。起初,裴玦一度以为是李梵清自诩出身高贵,看不起庶妃之子;但随着相处日久,裴玦与李梵清日渐熟识,他见李梵清待其他庶弟也并非如此,就知她不待见李赓肯定是另有因由。

  倒也不是李梵清不愿告知裴玦,实在是在李梵清心中,李赓实是个可有可无之人。若非今日骤然提起他,李梵清自己恐怕都要忘了为何会厌恶他。

  李梵清三言两语,将幼时李赓笑话她不得母亲珍宠之事同裴玦解释了一二。

  这事牵连着李梵清的一桩心病,除了兰桨等自幼在身边照顾她的宫人知晓一二,她从前从未对旁人提起过此事。

  外人只当她眼高于顶,与这个不睦,同那个也处不来,可唯有李梵清自己知道,在这宫闱之中,她多渴望能有个人同她作伴,真心相交。

  这也是虞让稍稍讨好于她,她便交之以真心的缘由。

  裴玦观李梵清说起旧事时,面上云淡风轻,看似掩饰得极好,可他却偏偏从这云淡风轻的躯壳之下,看穿了她心底那一抹淡似梧桐秋雨的怅然之意。

  裴玦心知言语浅薄,恐无法抚慰李梵清心底的惆怅,他便伸了手,以掌心温热覆于李梵清如玉发凉的手背。

  午后,裴玦同李梵清提了一嘴回裴府之事。李梵清心想道,按常理,裴玦身为驸马,须得传召才可入公主府伺候;虽说在外有强逼裴玦的传言遮掩,加之李梵清的公主府与裴府相去甚远,往来不便,但似裴玦这般整日歇在公主府,也的确是不合规矩。

  然则这几日正是她与裴玦蜜里调油之时,李梵清素了半年,而裴玦更是初尝滋味,于床笫之间亦是花样百出,二人之间自是一番鱼水之欢,极是自在。

  李梵清虽不舍裴玦,但也心知裴玦的说法很是有一番道理,是以她也只得点头同意。

  裴玦少见李梵清这般小女儿情态,他面上虽不显,但心中却是极喜。

  临别之际,李梵清与裴玦约定,两日后再传召他入公主府。随后,裴玦亦与她耳语,答应归来后便同她扮女山贼强占文书生的游戏,李梵清闻言更是欢欣雀跃,只恨光阴不能飞逝如箭。

  李梵清翘首以待裴玦之归来,却不料事先等来了另一则消息,当真是狠狠扇了李梵清一记响亮的耳光。

  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崔妃在燕帝面前提了一嘴代王的婚事还未有着落,又见左监门卫沈将军家的女儿很是不俗,有意替代王说合这门亲事。

  晌午,李梵清闻得此事,迎着日光,于厅中踱步不止。她手中夹着传递消息的字条,下意识地搓揉着薄如蝉翼的笺纸,直到这卷字条褶皱不堪。

  李梵清脑海中有诸多不解。

  譬如,这则消息为何在此时机传出?这到底是一桩巧合还是有人有心引她上套?又譬如,崔妃究竟是真愚钝还是只是扮猪吃虎?

  当然,比之这些无稽猜测,李梵清倒是更想知道,燕帝是否会同意赐婚。

  按常理,燕帝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一来自然是因为燕帝有意立她为皇太女在前,自不会给李梵清再徒添代王这样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二来则是从前李梵清与燕帝提到过的,他是要笼络沈靖,而不是要与他结仇的,没必要让沈宁嫁作代王妃守这个活寡。

  这个问题并未困扰李梵清太久,只是这个答案却着实令李梵清大吃一惊——燕帝竟然同意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