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囚青丝>第51章 揭身世  不过一个丫鬟罢了

  小丫鬟们远远瞧见那两人,俱是一愣,纷纷侧目望了夏竹悦一眼。

  夏竹悦也看见了,脚步一滞,握紧了手中的小笊篱。

  “小心些。”

  两人踏上鹅卵石铺就的小径,魏峙轻声体贴地提醒着。

  那女子抿唇一笑,点头应了。

  那女子娇小身量,面容甜美,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似会说话儿一般,哪怕不笑时眸中亦含着笑意,真真儿是双天生的含情眼。

  她抬眸望着魏峙,虽未说话儿,却似已吐露了万语千言。

  两人并肩而行,渐渐走了过来,途径小丫鬟们身边,小丫鬟们皆恭谨垂首,“世子爷。”

  独独夏竹悦立在那里,无甚表示,倒显得有些突兀,引得那女子侧目看了过来。

  夏竹悦回过神来,也学着小丫鬟们的模样,垂下头去,“世子爷。”

  “王府里的丫鬟都如此美貌,当真是天家气象。”

  女子开口恭维着,声音宛若黄莺夜吟,娇媚极了。

  夏竹悦垂着头,看不见两人是什么表情,只听见魏峙不以为意地说道:

  “不算什么,走罢,我带你去看看前儿才进来的西域兰花,你不是喜欢兰花儿么,一会儿都挖了送去你府上。”

  “多谢世子爷,我好喜欢。”

  女子欢欣极了。

  魏峙轻笑,“瞧都没瞧见,就喜欢了?”

  “世子爷送的,我都喜欢。”

  女子越发娇媚。

  “哈哈哈……”

  魏峙爽朗大笑,“那走罢,我领你去瞧。”

  “好。”

  两人说笑着,渐行渐远,渐渐声不可闻。

  “姑娘……”

  小丫鬟拉了拉有些怔忪的夏竹悦,有些担心她。

  夏竹悦抿了抿唇,抬起头来冲她们笑了笑,“走罢,回去把桂花儿洗了晒干,拿糖腌上吧,过几日就得了。”

  说罢抱着笊篱率先往前走去,越走越快,越走越快,逐渐小跑了起来。

  小丫鬟们只得跟了上去,感叹主子这心也变的太快了些,前几日还非这姑娘不可,转过身去又只当是透明人儿一般了。

  夏竹悦跑回院儿里,打了水细细地洗着桂花儿。

  只是不知怎的,似有些心浮气躁似的,好好的娇嫩桂花儿,被她搓洗的烂了大半,根本不成形状,做不成桂花儿糖了。

  她倒了那些洗烂的桂花儿,去找些旁的事儿来做,一会儿扫洒,一会儿擦窗,总不让自己闲暇下来,一直忙碌到夜深人静。

  但无论是做些什么,都不顺心的很,最终把抹布往桌上一甩,屏退了院儿内所有的丫鬟小厮,独自往窗下坐了,伏在小几上生闷气。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气恼些什么。

  绝对不是在气恼魏峙和那娇滴滴的女子。

  绝对不是。

  她才不在乎那俩人呢,爱干嘛干嘛去罢!

  她只是今儿洗烂的桂花儿才气恼的。

  一定是这样的!

  “做什么呢?”

  正当她别扭地拧桌子的时候,一句轻飘飘地问询从窗外响起。

  丫鬟们从不这样同她说话的,夏竹悦抬起头来,却见白日见过的那个齐姜正闲闲站在外头倚着窗框瞧着自己。

  “你,你怎么进来的?”

  夏竹有些骇然,起身退开了几步,双手护在身前,随时准备喊人。

  齐姜见她这样,不禁有些好笑,利落地一个翻身,跃进窗来。

  “就这些侍卫,还拦不住我。”

  她走近夏竹悦,瞧着她笑了笑,“这还得多谢你遣退了那些人啊,不然我也无法这样接近你,之前你身边儿老有人,我总找不到机会。”

  “你到底有什么企图啊?”

  夏竹悦着实有些害怕,“你想要什么?”

  “咱们出去说。”

  齐姜伸手来揽她。

  夏竹骇然后退,“我不要。”

  她急急推拒,“你再这样我喊人啦!”

  齐姜继续逼近,夏竹悦张口要喊,齐姜情急之下唤了声“得罪。”一手刀劈在了她脑后。

  夏竹悦瞬间晕将过去,逶迤下去,齐姜伸手揽住她的腰肢接住她,轻松将她扛上肩膀,趁着夜色翻出了王府的高墙。

  夏竹悦再醒转来时,已然不知身在何处,四下环顾,只见山石嶙峋,似乎是在一个山洞或石窟之中,光线太暗,她实在分辨不清。

  她挣扎起身,见四下无人,便挨着石壁往光亮传来的地方走去,想要离开这里。

  忽地,似听见了她的动静一般,远处亮起了数支火把,想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迅速朝她这里移了过来。

  她心下骇然,转身想要找个躲藏的地方,奈何四壁空空,一览无余,根本无处可藏。

  正当她惊惧不已几欲落泪之时,几个人匆匆行至她跟前,齐齐行了个她未曾见过的大礼,口中大声唤着:

  “微臣参见公主殿下。”

  夏竹悦睁大了眼睛,浑身僵硬在那里,且惊且惧,连连摆手,

  “不不不,各位英雄,你们认错人了。”

  跪在她面前的有三男四女,皆约莫四五十岁的年纪,衣着容貌也似一般平民,并不像山匪一流,夏竹悦实在不知这些人将她掳来这里究竟要做什么。

  其中一个男子抬起头来,恭谨说道:“我们不会认错的,你确实是岐国皇族血脉,确是岐国公主无疑。”

  夏竹悦心道这真真儿是天方夜谭,但此刻她势单力薄,根本不敢违逆他们,这会子他们即便说她是王母娘娘,她都能当场认下。

  “你们快起来罢,如此大礼,我受不得。”

  她不敢让他们跪她,伸手去托他们起来。

  正焦急间,齐姜从外头走了进来,这些人里,夏竹悦好歹和齐姜还见过两面,只得先跑到她身侧,低低问着,

  “你这是把我带哪里来了,你到底要干什么啊?”

  齐姜一改先前的洒脱模样,竟也恭谨对她施了个大礼,

  “齐姜参见公主,先前迫不得已,多有得罪,还请公主恕罪。”

  夏竹悦骇的连连退了几步,复又上前拉起跪地的齐姜,焦急问着:“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啊?!”

  齐姜叹息一声,站起身来看着她,“公主容禀。”

  齐姜絮絮说着前因后果,直教夏竹悦不敢置信。

  原来那岐皇驾崩之前,已有一位皇妃成功受孕,但是岐国皇室血脉单薄,胎死腹中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未免空欢喜一场,仅密告于岐皇和几位心腹忠臣,并未昭告于天下。

  所有的皇室子嗣只有成功诞生,并活过了周岁,才会被刻入皇室玉碟,成为正式的皇储。

  奈何这位皇妃还没有诞生麟儿,岐皇便溘然长逝了。

  随着岐皇的薨逝,内乱纷争而起,诸国乱战不熄,岐国国破家亡,那位刚刚怀上皇嗣的皇妃,也于乱世之中消失了。

  战乱之中,后宫的妃子大多下场凄惨,多半是殉国而死了。

  但忠臣势力这么多年来一直不肯放弃,企图复国,也一直在寻找那仅存的一线希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被他们查到那位皇妃流落至魏国沦为了官妓,便一路查至魏国,顺藤摸瓜查出了她的去向。

  奈何当他们找到那位皇妃之时,曾经的绝世红颜,已然成了一捧白骨。

  他们从荒山孤墓中收殓了皇妃的白骨,送其回归故土,葬入了岐国皇陵,享香火供奉。

  说到此处时,夏竹悦已然是潸然泪下,不能自己。

  齐姜递上帕子,安抚了她片刻,继续说了下去。

  皇妃的尸骨回归后,忠臣请仵作查验了皇妃的尸骨,盆骨已然有生产过的痕迹。

  推算死亡和生产的年数,他们断定,皇族血脉已然成功降世。

  近日他们反复查探了夏府,终于找到了皇妃的女儿,那便是身在南平王府里的:夏竹悦。

  夏竹悦已然哭的不成人形,但仍旧头脑清醒的很,“那也不能证明我是什么皇族血脉啊。”

  齐姜笑笑,“还记得我一见你便验了你肩胛上的胎记么?”

  夏竹悦下意识的去捂自己的肩胛,很是疑惑地望向齐姜,

  “你怎的知道我那处有胎记?”

  齐姜叹息一声,

  “岐国皇族有疾,便是此疾病致使皇室子息薄弱,难以诞生皇嗣,这也不是什么胎记,是那疾病的显兆,皇族皆有,你也不例外。”

  夏竹悦惊疑不已,一下子接受了太多信息,也辨不出真假来,只得拣最紧要的问他们,

  “你们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抓我过来?”

  “光复岐国,公主殿下,我们要复国。”

  几人殷切地望着她,眼眸中的热忱着实教她害怕。

  “那你们复呗,捉我过来做什么,我身无分文,手无缚鸡之力,帮不上你们什么。”

  夏竹悦出生在魏国,从未接触过岐国,从小母亲便只教导她一定要隐瞒岐国身份,她实在不想淌这趟浑水。

  一个男子走了上来,很是焦急的模样,苦口解释着,

  “复国需得师出有名,您是皇脉,由您牵头主导,才能名正言顺,天下归心啊,否则和造反何异?”

  “你们国都没了,算什么造反?能者居之好了。”

  夏竹悦并不接受这个理由,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再说了,我怎的知道你们是不是在造反,我并不想掺和你们这些事儿,若是想掳我去搞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我是万不能做的。”

  “公主!您……”

  那男子急了,急急想上前来同她解释,骇的夏竹悦连连后退,贴在了石壁上。

  “哎。”

  齐姜伸手拦住了他,低声劝着,

  “别吓着她,她眼下一时接受不了也是有的,慢慢来。”

  那男子听了这话,叹息一声,似有些痛惜,只得一拱手,退了回去。

  齐姜又劝了劝他们,他们才都先退出了石窟。

  齐姜转身看着夏竹悦,轻声安慰着她,

  “您别害怕,我们都不是坏人,真的只是想光复岐国,如今岐人流落各地,惨遭迫害,我们只是想复国庇护岐人。”

  夏竹悦垂眸,一时判断不了她话里的真假,待她絮絮说完了,才开口道:“说完了么,说完了能送我回去么?”

  “……”

  齐姜有些愕然,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她也知道一下子给眼前这个柔弱的小姑娘背负上如此重任,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但光复岐国,真的非她不可啊。

  她放低姿态,微微有些哽咽,“真的,您考虑一下好么?给我们一个机会,救救岐人罢。”

  夏竹悦仍不看她,声音冷冷的,“那你放我回去考虑。”

  齐姜抿了抿唇,眸中似有泪光闪过,她撇过头去不让她瞧见,默默立了良久才点头,

  “好。”

  齐姜上前捉过她的手臂,搀扶着她出了石窟。

  出来时天际已然泛着鱼肚白了,夏竹悦放眼望去,似乎是在一处不起眼的山涧里。

  齐姜抽了条丝带蒙了她的眼,携着她下了山骑上一匹快马飞驰回城,终于赶在天色大亮前,将她送回了魏峙院儿里。

  “请您,务必好生考虑。”

  齐姜揽着她于墙头翩然落地,抽掉丝带,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

  夏竹悦知道她这是不能暴露位置,但如此蒙了一路的眼睛,恍然揭开,实在是有些不适。

  待她适应过来,抬头望去时,齐姜早已不见了踪影。

  她立在魏峙院墙下,周遭灰蒙蒙的一片,天色即将大亮。

  昨夜的一切恍若一个荒诞不羁的梦境一般,令她实在难以接受。

  彻夜未眠的她难受的紧,便赶紧回屋去洗漱,自行安歇了。

  疲累交加,这一躺下去便睡了整整一日。

  小丫鬟们估摸着她是心情不佳才如此的,不敢上前来打扰,就任她在那里睡了整整一天。

  直到日暮时分魏峙派小厮来传唤,才不得不推开房门,去唤醒了夏竹悦。

  夏竹悦迷蒙睁开眼睛,见仍是灰蒙蒙的光景,还以为自己刚睡下便被唤醒了呢,不禁蹙起眉头,

  “怎么了?”

  小丫鬟一副很是为难的模样,张了张嘴,却又没说出什么来。

  夏竹悦不禁笑了笑,询问小丫鬟,“究竟什么事,你说罢。”

  “这……”

  小丫鬟吞吞吐吐地,“世子爷传您去前头呢。”

  夏竹悦轻笑,“这有什么不好说的。”

  她撑着榻沿儿,准备起身。

  “传您去伺候饮宴,世子爷单独宴请……莫.莫小姐呢。”

  准备起身的身子僵了僵,夏竹悦沉默了半晌,起的身来,回首对小丫鬟笑了笑,“这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去就是了。”

  说罢她洗漱了一番,换上芽绿窄袖,梳了双垂髻,推开门扇儿,随着小丫鬟一同往前头去了。

  月色如勾,并不很圆满,斜斜挂在天幕上,周边散落着点点繁星,倒很适合花前月下。

  于是花园里暗香浮动之处,摆了一桌筵席,美酒佳肴铺了满满一桌子,周遭树枝上挂了数盏暖黄的琉璃灯,随风摇曳着,灯影绰绰照着似锦繁花,很是唯美浪漫。

  夏竹悦到场的时候,魏峙与那莫小姐正挨坐着,也不知是说了什么笑话儿,直引得佳人娇笑不已,直不起腰身来。

  那笑声恍若银铃儿一般,随风散落了很远很远,教听见的人儿都能知道她是多么的欣喜开怀。

  嗯。

  他惯是会逗人笑的。

  她知道。

  夏竹悦垂首,近上前去,恭谨立在两人身后。

  两人聊得畅快,举杯对饮了一杯,相视一笑,好不欢欣。

  饮罢魏峙头也不回地吩咐着:

  “还不快给莫小姐满上,怎么伺候人的?”

  夏竹悦抿了抿唇,上前执起酒壶,替莫小姐斟满了酒杯。

  正欲接着去替魏峙斟满,莫小姐却忽地执过酒壶,娇怯笑望着他,美目含情,

  “世子爷,且饮我替您斟的罢。”

  魏峙没说什么,任她斟满了酒杯,举杯一饮而尽,赞了一句,“怎的你斟来更香醇一些呢?”

  “哎呀……”

  莫小姐陀红了小脸儿,背过身去,“您取笑人家,好坏呀。”

  夏竹悦面无表情,甚至有些作呕。

  魏峙亲自舀了碗汤与她,“别光喝酒,仔细伤了胃,且先喝完汤暖暖。”

  “您真体贴。”

  莫小姐垂首,执起汤匙细细喝着。

  魏峙侧首吩咐夏竹悦,“夜里风大,你去替岚儿挡着风,免得吹着她。”

  “……”

  夏竹悦忍了忍,终是轻声道:“是。”

  她走到风口上,背对着莫岚,以身替她挡住夜风。

  莫岚见状,有些许诧异,忙搁下汤匙望向魏峙,

  “不必如此了罢,我也没那么娇惯的,还是……”

  “没事,不过一个丫鬟,吹一吹有什么要紧,别吹坏了岚儿你才好。”

  他嘴里虽关怀呵护着莫岚,眼睛却一瞬不瞬地望着立在风口上的背影。

  莫岚瞧在眼里,回首望向夏竹悦,不禁开口道:“她……”

  “快喝罢,一会儿该凉了。”

  魏峙阻了她的话头儿,温柔一笑,“用完膳我带你去放烟火好么?”

  “嗯,好啊。”

  莫岚将心中小小的疑问抛诸脑后,展露出俏丽甜美的笑颜来,“我最喜欢看烟花了。”

  “喜欢就好。”

  两人又说笑闲话了许久才堪堪用完了这顿膳食,相约着一同去看烟花去了。

  直到两人走远,都没有再理会过夏竹悦一句。

  片刻,远远地有烟火升空,灿烂绚丽地炸开在夜空之中,夺目非常。

  一声接着一声,一朵接着一朵,铺满了整个夜幕,几乎令繁星都失了颜色,似乎在彰显着,有人正在靡费万金,以博取佳人一笑。

  夏竹悦垂首搓了搓冻僵的手臂,没有抬头去看那与她无关的热闹。

  初秋的夜里已然有些寒凉了,她鼻子都有些塞了,转身往回走去,想着回去需得煮些姜汤来喝才是。

  好容易喝完姜茶洗漱睡下,她却辗转难眠。

  眼眶有些潮热发酸,久久难以入睡。

  一直烙饼子似的翻到了半夜都没能安眠,她睁着眼睛,试图驱赶脑子里纷杂的思绪。

  忽地,窗扇被轻轻敲响。

  齐姜的声音低低传了进来。

  “公主,我想带您去一个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