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折桂令>第四十七章 辞旧迎新

  祝夫人死活不肯去薛府低头赔罪,祝老爷无奈,待要自己去又拉不下脸,正坐在书房里犯难,景玉走进来道:“爹,我去给薛伯母赔个不是罢。”

  祝老爷愁容舒展,拍了拍他的肩,欣慰道:“好孩子,还是你体贴为父,去罢。”

  景玉来到薛府,走进暖阁,见燕燕穿着银红袄,月白绸裙,戴着卧兔儿坐在榻上看账本,一只雪白的波斯猫眯着眼睛,惬意地伏在她膝头,享受着纤纤素手的抚摸,倒是个有艳福的猫。

  景玉作揖道:“昨日我娘多有冒犯,她是一时糊涂,我爹已经训斥过她,还望伯母大人有大量,莫要见怪。”

  燕燕抬起眼来看了看他,见他有些忐忑,微微一笑,道:“不关你的事,坐罢。”

  景玉吁了口气,在她对面坐下,抿了抿唇,道:“你和谈璓……是真的么?”

  燕燕不作声,便是默认了。

  景玉接过淇雪端来的茶,吃了一口,垂眸摩挲着青瓷碗盖,道:“负心多是读书人,你要小心。”

  燕燕对谈璓并没有长远的指望,只求他能在一时一心一意,便很好了。他是她的一场梦,梦终究会醒的。

  听了景玉的话,她神色淡淡,道:“我还能怎样,不过就这样了。”

  景玉明白她的处境,其实并没有很好的选择,默然半晌,笑道:“我堂姐昨个哭了一晚上,早上我看见她,两只眼睛肿得跟桃子一样。”

  想起那位计小姐,燕燕也笑道:“怎么,她还惦记着谈大人?”

  景玉道:“可不是么,她被那小白……”生生咽下那个脸字,改口道:“她被谈璓迷得七晕八素,常叫人送东西去衙门呢。几个姨娘背地里都笑她没廉耻,昨个一闹,她们更有的笑了。”

  燕燕感叹道:“你们家还真是热闹。”

  说了会儿话,她要去铺子里,景玉见她并不记仇的样子,便放心回去了。

  谈璓免了计平之的官职,不消数日,他和燕燕的事传得满城风雨,几乎人尽皆知。众人只道这难得一见的清官也终于被财色所迷,一个个议论起来,不是摇头叹息,就说果然如此。而燕燕顶着知府姘头的头衔,走到哪里都不乏异样的眼光。众人虽然心内鄙夷,等着看她被抛弃的下场,但在那下场到来之前,面上不得不多几分恭敬。

  孟夫人任夫人等都有些巴结起她来。燕燕知道她们背地里一定没少说难听话,但见她得了谈璓的喜爱,又有几分刮目相看,女人的身价似乎只能靠男人抬,真是贱。

  年关将至,本朝地方官员只有五天假期,谈璓是回不去的,燕燕便让他来府里过年。

  除夕晚上,她和桂清吃着饭,这孩子忽问道:“婶娘会嫁给谈大人么?”

  燕燕一愣,看了看他,语气肯定道:“不会的。”

  桂清道:“为什么?婶娘不是喜欢他么?”

  燕燕瞪他一眼,道:“谁说我喜欢他了?”

  桂清道:“大家都这么说。”

  燕燕扫视众人,众人皆低头。

  燕燕道:“以后不许胡说,再让我听见,每人罚一个月的钱。”

  众人齐声答应,桂清道:“婶娘不喜欢他,怎么经常让他上门?”

  燕燕道:“他是知府,他要见我,我当然不好拒之门外。”

  桂清顺着她的话想了想,道:“原来不是婶娘想见谈大人,是他想见婶娘,那就是他喜欢婶娘了。”

  燕燕甚喜,含蓄道:“大约是罢。”

  晚饭后,桂清回房,燕燕在自己房中又备了酒菜,看了几页书,谈璓便来了。大节下的,他面上也洋溢着几分喜气,进屋脱了外面的鹤氅,从李松手里拿过一只锦匣,递给燕燕,道:“家里有几匹海天霞罗,我叫人回去拿来做了衣服,待会儿试试合不合身。”

  燕燕打开锦匣,微微失神,这是织染局那一年染出来的新色,海上霞色上轻罗,她许久没见过了。

  谈璓道:“不喜欢么?”

  燕燕忙收起黯然神色,笑道:“喜欢,当然喜欢。”

  叫人千里迢迢地赶回去,就为了拿料子给她做衣服,这份心意怎么能不喜欢?

  两人说了会儿话,燕燕便去里间换上新衣,送衣服的人亲手贴着皮肉丈量出来的尺寸,哪有不合身的。

  谈璓见她走出来,外面还罩了一件天青色的罗衣,似碧波映霞,满身风流,真不知是人靠衣装,还是衣靠人装。

  燕燕也有礼物送他,一只沉香色的鸳鸯荷叶香囊。谈璓看那粗糙的针脚绣工,心知是她亲手做的,忍笑道:“好别致的香囊,与我以往见过的都不太一样。”

  那两只毛发稀疏的水鸟,大抵是鸳鸯罢。头顶那一片形状扭曲的绿色,想必是荷叶。这绣工,当真是只可意会。

  谈璓越看越忍不住笑,燕燕自知手艺不行,鼓足勇气才拿出来的,见他发笑,红了脸道:“我做了三个,这已经是最好的了,不喜欢就还给我。”说着伸手去夺。

  谈璓收起香囊,捉住她的手,将人拉入怀中,笑道:“你做的我都喜欢,那两个也给我罢。”

  燕燕道:“剪了烧了。”

  谈璓显出惋惜的神情,拎起桌上的乌银酒壶,往一只犀角雕花杯里注满酒,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

  屋里烧着三个铜脚炉,暖意熏人,桌上的哥窑瓶里插着几枝腊梅,香气幽幽,叫暖气一烘,更加浓郁。榻上铺着白狐裘,燕燕长发披散,如墨流淌其上。

  吃了几杯酒,谈璓看看窗外,道:“今夜有花有酒有美人,只可惜没有雪。”

  燕燕也很遗憾,道:“我来苏州还没见过下雪呢。”

  谈璓道:“不知京城下雪没有,去年除夕,倒是下了一场大雪。”

  京城,燕燕回想那遥远的故乡,白雪覆盖的巍峨宫殿,如今换了主人,景致可有改变?

  她枕着谈璓的双膝,在这辞旧迎新的夜晚,无限心事难以述说。她其实和他来自同一个地方,他见过的风景,她也见过。

  次日一早,桂清来给燕燕磕头,走到院门外,见门上换了一副龙飞凤舞的新对联,连横批二十四个字,一个都不认识。

  他指着对联,问身后陪读的小厮:“这上面写的什么?”

  这小厮是个腹中有文墨的,盯着看了半晌,讪笑道:“小的也不认识,不过这字写得倒真是好。”

  门口的丫鬟笑道:“这对联是谈大人写的,少爷去问他就是了。”

  桂清走到院子里,见谈璓坐在石凳上看书,这孩子有些怕他,又忍不住好奇,便上前磕了头。谈璓给了一只金魁星,告诉他好生读书。

  桂清答应着站起身,问道:“谈大人,门上那副对联写的是什么?”

  谈璓道:“那是一副藏字联,拆开其实有六十个字。上联是洞滨背剑清风客,湘子瑶池品玉箫,仙姑敬奉长生酒,彩和花篮献蟠桃。下联是拐李先生德道高,钟离磐石把扇摇,国舅手执云阳板,果老骑驴走赵桥。”

  桂清目瞪口呆,一副对联竟藏了这么多字,难怪他看不明白。

  谈璓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道:“横批拆解就是青气、万丈、赤气、多年,青气上升为天,赤气则下降为地,万丈为长,多年则为久,因此四个字合起来便是天长地久。”

  桂清听得似懂非懂,但见他态度亲和,胆子也大了些,问道:“谈大人,您从京城来,见过襄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