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私人岛屿>第140章 番外二:儿子弯了怎么办?

  这夜风大雨大,密匝匝的雨点撞碎在窗上,声音像在筛豆子。

  “好大的雨啊。”“可不。”

  一对中年夫妻随口感叹,继续嗑瓜子看电视。屏幕里,正在上演一场路人女孩向高冷校草递情书的戏码。

  “同学,这个……请你收下。”少女赧然垂眸,羞怯低语。

  “这是什么?”少年俯视对方,漠然问道。普通的蓝校裤配白T恤,却美好如浮着一抹淡云的夏日朗空。

  “没,没什么。”少女咬着下唇嗫嚅。

  “没什么干吗给我,让我帮你扔了?”少年唇角一挑,转身要走。

  “哎!”少女叫住他,俏脸红透,“其实,是、是我一个朋友写的情书……”

  “哦,给我同桌吧。她是我的情书管理员,会给你一个编号。”说完,少年将背包甩在肩上,迈开长腿走远。

  “哈哈哈——演的啥玩意儿,这谁写的台词啊——”夫妇俩同时爆发出大笑。

  “咱家声儿太帅了,这时候他多大?”

  “也就二十吧。”

  “再换个电影,找个近一点的看。”

  “不过,这孩子咋演啥都一个表情呢,他脸上也没打过针啊……”

  这时,楼宇对讲系统响起铃声。

  管爸起身,按下接听键,问:“谁呀?”很快,他坐回沙发,说:“接着看吧,送外卖的,按错了。”

  “是声儿点的吧,都这么晚了,咋儿还吃外头那些垃圾食品呢,难道我晚饭做的不好吃?”管妈咕哝着走到门口,眯眼凑近门镜,“我看看他点的啥。”

  片刻,她原本微眯的眼睛陡然瞪圆,猛退半步,难以置信地倒吸一口凉气。又慌忙再度凑过去确认,神情惊恐交加。

  “快、快来!声儿在抱着那个人啃!”

  “咋儿,他吃人了?”管爸趿拉着拖鞋靠近。

  “就是拥吻!”

  “啊?!”管爸急扑而来趴在门上,“没看清,进门了。”随后,他脸色煞白地分析:“你看错了吧,可能是平台要求的,跟顾客拥抱之类的。之前不总是说,祝您用餐愉快,给个好评之类的,现在改了。然后,声儿看外面下着雨,就请这外卖小哥进屋歇歇脚。”

  “拉倒吧,你别自我安慰了。我看的真真儿的,他把人家当糖葫芦啃。”管妈失魂落魄地挪动双腿,瘫坐在沙发,“好像是那个小范……完了,完了,我儿子变态了……不行!他敢这样,我就死给他看!”

  她单手掩面,在空前的失望和悲愤中发出呜咽。又瞄一眼屏幕上儿子的帅脸,愤愤地关掉电视。

  “难怪演不好……闹了半天,他喜欢男的。”

  管爸则伏在墙上,耳朵紧贴墙面。一墙之隔,便是儿子的客厅。半晌,他摇摇头:“啥也听不见。”

  管妈阴沉着脸,僵坐片刻豁地起身,翻出一条长丝巾来,要去对门搅和他们的好事。还说,今天非逼他们一拍两散不可。不分手,她就当场上吊。

  盛怒之下,她仍然条理清晰地叮嘱老公:“老管,到时候记得解救我,别真吊在那儿了。也别救太早,不然没有效果。”

  管爸拦住老婆,说不能冲动,他们儿子有一张利嘴,没有三五个人是治不住的。贸然行事,只会败下阵来,反倒失了先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上网做做功课,把想说的一条条写下来,改天和儿子好好谈谈。

  管妈想了想,渐渐冷静。

  她戴起眼镜,打开电脑,用两根食指戳着键盘打字:“男人喜欢男人,变态,精神病……回车。”

  搜索结果显示: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

  她和管爸交换一个眼神,继续搜索各类关键词,深入了解儿子这个群体,不时记下一些闻所未闻的新知识。

  他们边浏览边讨论,管妈问:“你说,他俩啥时候好上的?”

  管爸笃定地答道:“那还用想,准是在岛上呗!俩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成天没事干,也没个手机玩一玩,就……把对方当手机。”

  说罢,他面露嫌恶和无奈,嘴角直朝下撇。管妈也做出同样的表情,叹了口气:“啧啧,这俩孩子真是的。饭都吃不饱,咋儿还有这闲心。”

  “可能热带水果吃多了,上火。”

  她痛苦地摇摇头,推了推眼镜,继续在网上查资料。许久之后,忽然问:“你说,是谁主动的?这种事儿,总得有个人先迈出那一步吧。”

  “那还用说,肯定是小范。”管爸推断,“声儿什么美女没见过?怎么可能主动。”

  “嗯,也对哈。”管妈深以为然,“小范这孩子咋儿能这样呢?多不道德啊,他爸妈都是挺好的人啊。”

  管爸说了句公道话:“小范也不差,不能因为这个就直接否定人家的人格。他应该是真的挺喜欢声儿,冒着这么大雨来的。”

  管妈沉思良久,说:“我看,声儿这只是暂时性的。现在重新回到美女堆儿里,马上就会变回来了。也许,过几天就分手了呢?”

  “对,早晚得分。那我们就先不戳穿他,闹起来怪影响亲情的,还会耽误他工作。但是,也要做好他随时向我们出舱的准备。”管爸懵懂地回忆起刚刚学到的新词汇。

  “啥呀,那叫出柜。”管妈纠正道。

  “这种事儿……总得有个人扮演女人吧,”管爸眉头紧锁,“他们谁当女的?”

  “小范吧。谁主动,谁妥协。”

  “对,肯定是他。”

  夫妻俩琢磨,小范肯定是要在这过夜了。或许,明天可以早点下楼,以在小区遛弯儿为名,制造一场巧遇,旁敲侧击地打探二人当前的感情状态。

  同时,有意无意地说起他父母:哎呀,在澳大利亚搜救你们的时候,你爸妈总念叨,想抱个孙子。你有对象没啊?打算一直在这边儿,还是回老家?

  商定过后,夫妻俩正要睡下,忽听对门有了动静。二人齐齐扑到门口,只见小范站在电梯前,似乎这就要回去了。

  “这是帅呆的免疫本和狗证,还有常用的保健品。”儿子在说话,同时递上些东西,“抱歉,本想开车送你,可你是骑车来的。”

  “没事,记得多喝水啊。”小范淡淡回应。

  夫妻俩轮流凑在门镜前观望,直到门外重归平静,才出声交流。

  “看着吧,快分了。”管妈斩钉截铁,同时松了口气。

  “你咋儿知道?”

  “人家冒着大雨来了,都不留人家住一宿,他不分手谁分手。”

  “那太好了,不用我们插手了。”管爸也长舒一口气,“看来,小范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其实这孩子挺实在,这些天多低调啊。”

  “要是个女孩儿,还真行。”管妈叹了口气,“睡觉吧,最近密切关注声儿的动向。”

  睡醒之后,为了可能到来的战斗,管爸网购了一些书籍来武装头脑,第二天就收到了。

  “《欧洲同性恋史》,《同性恋亚文化》,《西方同性恋历史研究》,《中国古代同性恋史料集》,《中国同性恋情感实录》……好家伙,古今中外的,搞得挺全面。”管妈戴好眼镜,蹙眉挨本翻看,“这些书名儿忒碍眼了,快包上书皮。”

  “放心,已经买好了。”管爸拿出书皮纸。

  从这天起,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夫妻俩埋头钻研,用批判的眼光阅读文献,不时展开学术交流,俨然一对民间社会学家。

  偶尔,他们也会看看同志影片。

  有一次,管妈被剧情感动到落泪,管爸批评道:“我们是抱着批判的目的去看,你咋儿还哭了呢?快憋回去!”影片结束时,他也眼圈泛红,中肯地评价道:“又恶心又感人,唉,真矛盾。”

  不久之后,管妈敏锐地觉察到,儿子的感情状态似乎有了变化。

  来家里吃饭时,他看似如常,但情绪总是会突然跌落谷底。表情木然,发呆走神儿,一句话说好几遍才有回应。

  他分手了——夫妻俩得出一致的结论,当晚开了瓶红酒来庆祝,还叫了附近西餐厅的外卖。从跑出一身汗的骑手那接过餐品时,管妈恍惚了一下,想起了小范。

  醒好酒,她笑着和老公碰杯。

  红酒入口微酸,她心底忽而潮起一股更大的酸楚:我在做什么?我怎能因孩子的分手、难过,而欢天喜地?顶着剧痛生下他的那一刻,我向上苍祈祷,希望他健康快乐一辈子,不求富贵,幸福就好。而此刻,我在庆祝什么?庆祝我的孩子不幸福?失去了一个真心喜欢他的人?

  比起喜欢男人的他,我倒更像是变态。

  管爸也陷入沉默,咂了口酒,叹息道:“其实,仔细想想,小范是个挺好的孩子。但凡换个心眼儿多的,还不作上天,要房要车要分手费。”

  “其实,我们该为声儿感到遗憾才对。”

  “唉,不提了,反正都分了。”

  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都像这世间其他人的儿子一样,正常工作、生活,吐槽他们的一些落伍守旧的习惯和观念。

  压根儿没想到,父母的柜子深处,藏着许多研究同性恋的著作,甚至早已成为该领域专家。从平权历史、LGBT骄傲游行到变装皇后,都能侃侃而谈。

  他们等着他出柜,可他迟迟没有,偶尔也会和圈里的女孩聊一聊,但没有进展。于是,他们判断他已回归正轨。欣慰,也带着一丝遗憾——曾经有一份感情,浓烈纯粹到足以令儿子忽略对方的性别。这样的爱,也许一生只有一次,但是他错过了。

  忽然有一天,儿子开始变得开心。

  他总是对着手机笑,嘴都快咧到耳根去了。管妈和管爸忍不住偷看了他的手机,竟然发现他和小范恢复联系,时常聊天。而且,还把人家给置顶了。

  “要和好了?!”

  “这可不中啊。”

  夫妻俩再次如临大敌,把各类著作从柜子深处请出,重新研读。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心态迅速趋于平和。过了这么久,儿子还是对一个人难以释怀,无法割舍,那么……也只好这样了。

  后来,他又不开心了。

  小儿子说,哥哥的巡演成功收官,本该庆贺,却躲进工作室哭了很久。虽然听不见声音,但他出来时眼睛肿得像捅了马蜂窝,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管妈偷看他手机,发现小范依然是他的置顶,但是最近都没再聊过天。

  她不禁再次松了口气,却又暗暗开始着急,和管爸商量对策,想帮儿子一把。当妈的,只求孩子幸福快乐,如果小范就是他的幸福,那她接受。这几年研究边缘群体,看了太多的家庭悲剧,生离死别、支离破碎。

  他们决定告诉他,爸妈不在意,他不必束手束脚,无所顾忌地去追寻幸福就好。就算还是没结果,至少将来不会后悔当初不曾努力。

  终于,成了。

  几个月后,儿子高调宣布,小范马上就要搬过来,叫他们多做几个菜。

  管妈立志当一个好“婆婆”,永远不给儿子添堵,让儿子两难。什么“我和小范同时掉进水里”这种傻X问题,她绝不会问。何况,人家小范练过跳水。

  她和老公,以及亲家夫妻俩,偷偷组了一个四人群,经常闲话家常,还约好要一起旅游。

  他们也不总是说孩子那点事,毕竟,中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嘛。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三预告

  范老师回忆支教时的甜蜜(沙雕)生活